-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社会整体利益的动态平衡
——兼谈行业协会和消费者协会的角色定位与功能弥合
伍江山(武汉大学经济法学硕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文章在批判性地吸收前人对“社会整体利益”的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社会
整体利益不仅指公共利益,还包括“普遍性个体利益”的观点。基于此并以行业协会
和消费者协会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弥合为例,来探讨社会整体利益的动态平衡机制的建
构。
关键词:社会整体利益动态平衡机制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
尽管经济法应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似成普遍共识,但什么是社会整体利益仍是一个众
说纷纭的命题。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公共利益的关系自然有待进一步厘清。本文以对
社会整体利益的含义的界定为起点,探求经济法除了调整政府干预、调节市场经济以保护社
会整体利益的功能外,还有促进社会自治以平衡社会整体利益的功能。怎样建立社会整体利
益的平衡机制?本文以行业协会和消费者协会的自治权的建构和相互制衡为例予以展开。
一、社会整体利益的界定
(一)基于现行法律法规的审视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尚无“社会整体利益这个概念,但类似概念的使用并不鲜
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使用“公共利益’’的条文
《宪法》第10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
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物权法》第7条规定:“物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
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一
《行政处罚法》第1条规定:“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
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
宪法,制定本法。
了“公共利益一这一概念。
2.使用“社会公共利益的条文。
《反垄断法》第1条规定:“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
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挣
《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
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民事诉讼法》第262条第2款规定:“外国法院请求协助的事项有损中国人民共和国的
主权、安全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执行。”
此外,使用这一概念的条文还有《证券法》第l条、《合同法》第7条和第52条、《民法
通则》第58条等。
3.使用“国家整体利益’’的条文
《立法法》第4条规定:“立法应当以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
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4.使用“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条文
《宪法》第5l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
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通过对以上法律条文的梳理,不难发现:第一,在不同的条文背景下和不同的语境中使
用不同的概念,表明这些概念本身是有差别的。即使这些差异非常细微,但从语言学层面讲,
法律是一门追求精确的科学,而这种细微之处也不容小,精妙的法理也许正暗藏于这些细微
之处。第二,由于法律概念是人类语言的产物而非自然客体的产物,所以这些概念与他们所
旨指称的对象问的关系便一直为论者所关注。①之所以对相同或类似的概念在法律文本中出现
这种纷繁杂乱的现象,充分凸显了这些概念与其所指称的对象间的紧张关系以及立法者在寻
求法律概念来指称他们所旨指称的对象时的窘迫与乏力。因而,探求“社会整体利益’’的内
涵,厘清其与“公共利益、“个体利益”等概念的关系是有意义的,也是必要的。
(二)基于理论界认识的反思
随着经济法重要理论范畴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经济法学者对“社会整体利益从不同
角度进行了解读。
1.有的学者并不热衷于探求科学而精确的法律概念,而是从价值判断的角度对这一概念
的内涵和外延予以阐释。与其概括出一个事实上证明无法有效涵盖诸多现实状况的抽象概念,
不如放置于个案中进行具体的利益衡量。圆
2.有的学者从宏观的角度提出,社会整体利益是以人类社会作为主体的新型利益形式。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
501页。
圆李昌麒、陈治:《经济法的社会利益考辩》,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5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空调器吹水现象及不同工况下冷媒流动对凝露的影响.pdf
- 论空调系统的油控制.pdf
- 论空间上的物权体系.pdf
- 论空间叙事的兴起.pdf
- 论孔子的饮食思想.pdf
- 论拉克劳和墨菲的社会历史观.pdf
- 论篮球运动员关节损伤与康复.pdf
- 论蓝靛瑶度戒祭仪的信仰、仪式、音声三重结构关系.pdf
- 论李与杏的育种目标、遗传倾向及特异种质资源.pdf
- 论历史建筑的火灾预防.pdf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