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人与自然和谐.pdfVIP

论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人与自然和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l卷特刊 世界林业研究 V01.21特刊 2008年9月 World Research Forestry Sep.2008 论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人与自然和谐 侯德义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科协加格达奇165000) 摘要:人与自然和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五个统筹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黑 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是国家生态安全重要保障区,是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人与自然和谐是立区之本,发展之基, 也是其价值最大化的前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大兴安岭生态环境的现实出发,树立生态伦理,正确处 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各项举措,是实现大兴安岭地区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黑龙江;大兴安岭;人与自然 l深刻认识大兴安岭地区的生态环境 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大兴安岭林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累计为国家贡献木材1.2亿rn3, 上缴利税51亿元。但由于过度的采伐特别是1987年“5.6”大火的侵袭,大兴安岭原始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 坏,人和自然的冲突加剧。虽然近几年逐步加大了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力度,出现了森林经营长大于消、森 林覆被率上升的好势头,但林区生态环境的严峻局面一时还难以得到彻底改变。 1.1生态环境退化的严重性从天然林资源的变化看,森林活立木蓄积下降:由开发初期的7.2亿m3降至U本 龄林在森林总蓄积中占71.9%;有林地面积减少:有林地面积减少8.1%,年均减少约4000hm2,林缘退缩, 南部林缘北退140km,东南部出现了无植被庇护的三角形干旱、半干旱地带;森林质量下降:针叶林面积 低价阔叶林,公顷蓄积量由108m3减至77.6m3。从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的变化看,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恶 化,鸟的数量大为减少,一些候鸟多年来已不在此栖息,马鹿、驼鹿、麝、麇等珍贵动物已难觅踪影;宝 贵的寒温带针叶林湿地面积从80多万hm2减少到4l万hm2。从气象情况的变化看,降雨量减少,大风天 天,到1998年春达42天秋达10天。 1.2生态环境平衡的脆弱性大兴安岭地区位于祖国最北端。由于地处北纬500-53.50之间的高寒地带,林 区气候条件恶劣,动植物生存环境差。“春残花始艳,秋老麦初芒,岭积千秋雪,花飞六月霜”是其真实的 木立地条件差,生长速度慢,林地生产力低,每公顷林地林木年均生长量仅1.14立方米,落叶松生长成熟 周期长达110年。由此可见,大兴安岭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经不起人类的过度索取,破坏容易,恢复彳艮 难。 1.3生态环境与人的对立性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乃至疯狂掠夺导致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使大自然 反过来报复人类。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兴安岭地区干旱、洪涝等生态灾害频繁出现,近几年沙尘暴竟 也光顾林区腹地。据记载,1987年之前的38年间只发生两次洪水,而其后的20年间竞发生4次历史性的 百年一遇特大洪水,殃及整个嫩江和松花江流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元。由于人们多年的过度采 伐和人为森林大火的洗掠,开发时原定年采伐量820万m3、50年为一轮伐期的规划早已成为遥远的“天方 夜谭”。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可采资源锐减,木材产量被迫下调,“独木支撑”的林区经济一时难以为继, “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突袭大兴安岭,职工工资3年多时间累计欠发3.9亿元,城镇建设、公共基础设施 如房、水、电、路、热等严重滞后;“两危”又直接引发了社会危机,集体上访、教师罢课等群体事件接踵 而至,林区人一度陷入了困惑彷徨的境地。直到1998年国家实施“天保”过程,加之林区干部群众在困境中 作者简介:侯德义,男,大兴安岭地区科协主席,电子信箱:hdhdy@163.eom 315 第21卷特刊 世界林业研究 V01.21特刊 2008年9月 World Research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