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皖南烟区青枯病病原菌生化型研究[J].pdfVIP

安徽皖南烟区青枯病病原菌生化型研究[J].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0 中国烟草科学 2008 ,29 (3 ):60-61 安徽皖南烟区青枯病病原菌生化型研究 1 2 2 1 2* 顾江涛 ,许大凤 ,李 英 ,章东方 ,高正良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合肥 230031 ;2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合肥 230031 ) Biovar Determination of Ralstonia Solanacearum in Tobacco Growth Region of South Anhui Province 1 2 2 1 2 GU Jiangtao , XU Dafeng , LI Ying , ZHANG Dongfang , GAO Zhengliang (1.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Hefei 230031, China; 2. 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Hefei 230031, China) 烟草青枯病是由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 端钝圆。在 TTC 和 Tm 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如表 1。 cearum )所引起的一种典型的维管束细菌性病害, 2 致病试验 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烟区普遍发生,其中以广 从 TTC 上培养的菌株中选取不规则圆形、稍凸 东、福建、台湾、湖南、江西、广西东部、安徽南 起、中央粉红色、边缘为乳白色的致病性强[4] 的菌 部、四川及贵州局部烟区为害严重,个别年份常常 株,液体培养基培养 48 h 后待用。叶片注射法接种 暴发流行,造成毁灭性损失。近年来,该病的发生 后置于 30~32℃下保湿生长,10 d 后调查发病程度 和为害范围有向北方烟区扩展的趋势,造成的损失 (见表2 )。灌根法接种每株灌25 mL 细菌悬浮液。 已居各类烟草病害的前几位。随着皖南烟区的不断 发展,该病的危害逐步加重,逐渐成为皖南烟区发 病级分级标准参照参考文献[5]。结果表明,注射接 种的叶片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但没有出现萎焉, 展的限制性因素。青枯病分布广、变异大,菌株间 有明显的变异和分化现象[1-2],为了更好地掌握安徽 叶片发病时间比灌根法早,但发病程度没有灌根法 严重;灌根 15 d 后,烟株叶片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焉, 省烟草青枯病的病原情况,并为防治烟草青枯病提 20 d 后叶片均表现青枯症状。说明用注射和灌根接 供依据,笔者对安徽省皖南烟草青枯病病原特征及 种供试菌株对烟株均有致病性。 生化型进行了初步研究。 1 病原菌的分离及培养 表 1 不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 48 h 的菌落特征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