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高腔的艺术形态与文化意蕴.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 1O月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Oct.2oo8 第27卷第 1O期 JournalofAaqingTeachersCollege(SocialSci~ceEdition) VoI.27No.10 岳西高腔的艺术形态与文化意蕴 汪 同 元 (岳西县文化局, 安徽 岳西 246600) 摘 要:岳西高腔是安徽岳西县境内古老而稀有的剧种,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剧 目分喜 曲与正戏,来源于宋元南戏与明清传奇;音乐体制基本属 “曲牌联缀体”,并运用了 “破曲加滚”、并“曲加滚”、“曲外加滚” 的艺术形式,声腔单一,腔、滚结合 ,唱、帮、打三要素融为一体;演出分围鼓坐唱和舞台表演,表现出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文 化意蕴。 关量词:岳西高腔;剧目;曲牌音乐;演出习俗 中圈分类号:G24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o8)10一oo62一o6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岳西高腔,是安徽 喜曲曲本结构简单,人物较少,无复杂戏剧情节。唱 岳西县境内古老而稀有的剧种。其前身为明代形成于皖 词为一曲或数曲联缀,曲牌较为完整。所唱均为颂祝、吉 南的青阳腔,自明末清初传人至今已三百余年。因其流传 庆之词,风格古拙。喜曲旨在实用,融入生活,涉及面广, 于岳西县,1957年由文化部定为今名。 举凡宗族、宗教、岁时节令、居家度 日、人生礼仪、生产生活 关于岳西高腔的来龙去脉将另文探讨,本文主要从剧 各方面民间习俗,喜曲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曲目,以便在这 目、音乐、演出三个方面对岳西高腔的艺术形态和文化意 些民俗活动中演唱。但青阳腔的剧 目却并非专为民俗活 蕴进行研究与探索。 动而编演,“喜曲”的内容也有限,民俗事象很繁杂,参与人 一 、 剧 目 员的审美情趣更是各自不同。诸多矛盾如何处置?高腔 岳西高腔现存剧 目,总目达 120多种,计250余出,基 艺人解决的办法是 :其一,在 “正戏”前加几出与当场民俗 本囊括了岳西高腔 自明末传入至今的主要剧 目。高腔艺 “对位”的“喜曲”,将其 “导人”民俗后,可 自由选演 “正戏”; 人习惯上将其分为 “喜曲”与 “正戏”两大类。 其二,“肢解”传奇剧目,截取其中某个单折或片段 “对位” 喜曲有天官赐福》、《小赐福》、《八仙庆寿》、《数八 应用 ,以弥补特定剧 目不足;其三,剧 目艺术风格不适应民 仙、进宝》、观音送子》、报喜》、五《星下界》、《贺店》、 俗事象的审美需求时,能主动变革,拉近风格上的距离以 贺《新房》、贺《屋》、闹绣》、郭子仪上朝》、坐场》、《九世 取得审美趣味认同;其四,针对某种特定民俗活动还可编 同居、《点元等共4JD余曲。其中专用喜曲30余曲,代用 排因题设事的剧 目。所有这些做法,均是约定俗成,不可 喜曲l0余曲。喜曲的来历,有源 自同名的元代杂剧,经过 随意而为。 艺人改编的,如 天《官赐福》、九世同居》、八《仙庆寿》等; 喜曲服务于民俗,民俗需要喜曲,二者相互依存。岳 有的来 自明传奇之单出,如许愿》来 自《洛阳桥》,《成婚》 西高腔中喜曲的数量不多,但举足轻重,是维系岳西高腔 来自破《窑记》,挂《幡来自绿《袍记》,《观门楼》来自《摇钱 传延至今的“生存之曲”。 树》等;有的是某个单出的唱段,如 《饮酒》、《四字》均来 自 正戏有近百种计 200余出,是岳西高腔剧目的主流, 十《义记 关中会》。有的来历则较为复杂。 也最能体现其艺术成就和文化品位。现存剧 目绝大多数 追踪喜曲剧本的源头,其一,元明时期,为宫廷和贵族 为元、明南戏和明人创编的传奇剧 目,仅明万历三十九年 生活服务的专用剧 目,宫廷 “庆赏剧”创作演出十分活跃。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