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分子生物学研究法 重组DNA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 1869 F Miescher首次从莱茵河鲑鱼精子中分离DNA。 1944 O.T. Avery证实DNA是遗传物质。 1952 A.D. Hershey和M.Chase再次证实和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1953 J.D.Watson和F.H.C.Crick提出DNA分子结构的双螺旋模型。M.Wilkins用X-射线衍射法证实了这一结构。 1957 A.Kornberg从大肠杆菌中发现了DNA聚合酶I。 1958 Meselson和Stahl提出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模型。 1959-1960 S. Ochoa发现RNA聚合酶和mRNA,并证明mRNA决定了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序列。 1961 Nirenberg破译了第一相遗传密码;Jacob和Monod提出了调节基因表达的操纵子模型。 1964 Yanofsky和Brenner等人证明,多肽链上的氨基酸序列与该基因中的核苷酸序列存在着共线性关系。 1965 Holley完成了酵母丙氨酸tRNA的全序列测定;科学家证明细菌的抗药性通常由质粒DNA所决定。 1966 Nirenberg,Ochoa、Khorana、Crick等人破译了全部遗传密码。 1970 Smith,Wilcox和Kelley分离了第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Temin和Baltimore从RNA肿瘤病毒中发现反转录酶。 1972-1973 Boyer,Berg等人发展了DNA重组技术,于72年获得第一个重组DNA分子,73年完成第一例细菌基因克隆。 1975-1977 Sanger与Maxam、Gilbert等人发明了DNA序列测定技术。1977年完成了全长5387bp的噬菌体φ174基因组测定。 1978 首次在大肠杆菌中生产由人工合成基因表达的人脑激素和人胰岛素。 1980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定微生物基因工程可以专利化。 1981 Palmiter和Brinster获得转基因小鼠;Spradling和Rubin得到转基因果蝇。 1982 美、英批准使用第一例基因工程药物--胰岛素;Sanger等人完成了入噬菌体48,502bp全序列测定。 1983 获得第一例转基因植物。 1984 斯坦福大学获得关于重组DNA的专利。 1988 Watson出任“人类基因组计划”首席科学家 1989 DuPont公司获得转肿瘤基因小鼠--Oncomouse 1992 欧共体35个实验室联合完成酵母第三染色体全序列测定(315kb) 1994 第一批基因工程西红柿在美国上市。 1996 完成了酵母基因组(1.25×107bp)全序列测定。 1997 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获得克隆羊。 DNA提取方法 选材 真核生物基因组DNA非常庞大,含有大量重复序列,使分离相应靶基因很困难。 从不同的生物材料中提取DNA用于研究DNA分子在生命代谢中的作用,由于DNA分子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及含量不同,要选择适当的材料提取DNA。动植物中,小牛胸腺、动物肝脏、鱼类精子、植物种子的胚中都含有丰富的DNA。 cDNA不含重复序列,通过特异探针筛选cDNA文库,可以较快地分离到相关基因。 微生物中,谷氨酸菌体含7%~10%,面包酵母含4%,啤酒酵母含6%,大肠肝菌含9%~10%。 从各种材料中提取DNA方法不同,分离提取的难易程度也不同。低等生物,如从病毒中提取DNA 比较容易,多数病毒DNA 分子量较小,提取时易保持其结构完整性。 细菌及高等动植物中提取DNA难度大一些。细菌DNA 分子量较大,,因此易被机械张力剪断。细菌DNA,除核DNA 外,还有质粒DNA 等。 1、核酸的理化性质 RNA和核苷酸的纯品都呈白色粉末或结晶,DNA则为白色类似石棉样的纤维状物。除肌苷酸、鸟苷酸具有鲜味外,核酸和核苷酸大都呈酸味。 DNA、RNA和核苷酸都是极性化合物,一般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 它们的钠盐比游离酸易溶于水,RNA钠盐在水中溶解度可达40g/L。DNA在水中为10g/L,呈黏性胶体溶液。 在酸性溶液中,DNA、RNA易水解,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天然状态的DNA 是以脱氧核糖核蛋白(DNP)形式存在于细胞核中。要从细胞中提取DNA 时,先把DNP抽提出来,再把Pro除去,再除去细胞中的糖,RNA 及无机离子等,从中分离DNA 。 DNP和RNP在盐溶液中的溶解度受盐浓度的影响不同 DNP在低浓度盐溶液中,几乎不溶解,如在0.14 mol/L的氯化钠溶解度最低,仅为在水中溶解度的1%,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溶解度也增加,至1mol/L氯化钠中的溶解度很大,比纯水高2倍。 RNP在盐溶液中的溶解度受盐浓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民事陪审员培训课件.pptx VIP
- 材料科学基础:第十二章 金属材料强韧化机制.ppt VIP
- CNAS-GL27-2009 声明检测或校准结果及与规范符合性的指南.pdf VIP
- 胃脘痛护理查房.ppt VIP
- 【行业研报】2023年肯尼亚行业企业战略规划方案及未来五年行业预测报告.docx VIP
- 人民陪审员培训课件.pptx VIP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练习题 .pdf VIP
- 部编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一等奖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 VIP
- GB_T 39637-2020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土壤环境腐蚀性分类.pdf
- 聚硼硅氮烷合成、掺杂及SiBCN陶瓷应用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