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史学界的明清“绅士论”
绅士是明清时期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它以功名、职衔为标识,凭借其所占据的各种资源优势,在官场与民间、城市与乡村之间转进转出,不但主宰着广大村民的社会生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地方政局,并构成“全部封建统治的基础”(注:《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587页。),以致一些社会学家称中国为“士绅之国”(注: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第32页。)。20世纪40年代以来,日本学者先后从不同的角度对绅士进行了考察,绅士问题一度成为日本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中一大热点。1974年,《东洋史研究》特别刊行了“明清时代的乡绅”专号(注:《东洋史研究》33—3,1974年。);1975年,在日本历史科学协会第九次大会上,又以“明清史研究中的乡绅论”为主题进行了研讨。对于日本的明清绅士研究状况,日本学者已有过系统评述(注:参见重田德:《乡绅の历史的性格をめぐって——乡绅观の系谱》,《人文研究》22—4,1971年;森正夫:《いゎゅゐ“乡绅的土地所有”论をめぐって》,《历史评论》304,1975年;森正夫:《日本の明清时代史研究における乡绅论にっぃて》(1)、(2)、(3),《历史评论》308、312、314,1975-1976年;檀上宽:《明清乡绅论》,《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二卷,中华书局1993年版;吴金成:《日本における中国明清时代绅士层研究にっぃて》,《明代史研究》7,1978年;齐藤史范:《明清时代の乡绅お关する学说史的检讨》,《史丛》40,1987年。),但国内迄今尚未有人作过专门评介。本人不揣简陋,拟作尝试,或许对我们今后开展此项研究有所裨益。
一
何谓绅士?史学界至今没有达成共识。一方面,人们对“绅士”一词本身的指属认识不同;另一方面,人们对绅士与绅衿、乡绅等相关概念的关系也持有不同意见(注:参见拙文《明清绅士的构成》,《历史教学》1996年5期。)。就日本史学界而言,大体认为绅士与绅衿属于同一范畴,但对绅士与乡绅之间的关系则认识不一。一些学者则认为乡绅仅指乡居之官僚,而绅士不仅包括官僚,也包括未任官的士人(注:参见酒井忠夫:《乡绅にっぃて》,《史渊》47,1952年;奥崎裕司:《中国乡绅地主の研究》,汲古书院,1978年,第4页。);一些学者则认为绅士与乡绅属同一概念,并在研究中多用“乡绅”一词(注:参见小山正明:《赋役制度の变革》,岩波讲座《世界历史》12,1971年;森正夫:《日本の明清时代史研究における乡绅论にっぃて》(3),《历史评论》314,1976年。)。姑且不论这两种认识是否贴切,一般来说,学者们认为“绅士”比“乡绅”涵盖意义更广。因此,本文的论题采用“绅士”一词。
就绅士的指属而言,日本学者主要有如下几种不同的看法:(1)绅士由现任官、退任官、未出仕的秀才举人、候补官僚和有官衔者等五种人组成(注:本村正一:《清代社会に於ける绅士の存在》,《史渊》24,1940年。);(2)“绅士的本来意义是指退休在野的官僚及其子孙”(注:天野元之助:《支那农业经济论》上,改造社1940年版,第307页。);(3)绅士是由地方名家、大地主、大商人、高利贷者和有官职、功名者等成分组成(注:佐野学:《清朝社会史》第二部第三辑,文求堂1947年版,第2—3页。)。
绅士概念之所以出现歧异,主要是由立论者的界定标准不同而造成。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以下界定标准:(1)是否具有官方所认定的政治功名身份;(2)是否在地方上具有声望、权势;(3)是否是离任在野官僚。笔者认为,如何对绅士加以界定,可根据学者自身对明清社会结构的理解来进行,但从历史文献看,严格身份意义上的绅士应当是绅与士的合称,前者包括现任官、请假官、退任官、进士等有职官身份的人,后者包括举人、贡生、监生、生员等有功名身份而未出仕的人。这一定义被当前汉学界主要绅士研究论著所采用(注:参见Chang Chung-li:The Chinese Gentry: Studies on Their Role Nineteenth Century Chinese Societ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55; Hsiao Kung-chuan:Rural China: 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0; Chu Tung-tsu, 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under the Ching, Cambridge, Mass, 1962;闵斗基:《清代生监层の性格》(上),《明代史研究》4,197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UM)百胜验厂审核详细要求清单.pdf VIP
- 四上数学口算竖式脱式应用题每日一练60天(60页).pdf VIP
- 《云南彝良地区地质构造特征探讨.docx VIP
- 三上数学口算竖式脱式应用题每日一练60天(60页).pdf VIP
- 2025年新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概况》教案 第1课 了解世界旅游业(一).pdf VIP
- 人教版劳动教育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pdf VIP
- 2022年国家人体生物监测工作手册.pdf VIP
- 电子课件自主学习修订版第一单元开启自主学习的旅程.pptx VIP
- JBT 4333.2-2013 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 第2部分:技术条件.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