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肉食螨论文:基于线粒体COⅠ和12SrRNA基因的常见肉食螨系统分析
【中文摘要】本论文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12S rRNA基因对肉食螨亚科常见的3属5种肉食螨(马六甲肉食螨、强壮肉食螨、转开肉食螨、鳞翅触足螨及中华真扇毛螨)的系统关系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五种肉食螨的COⅠ基因系统分析对五种肉食螨的碱基组成研究发现,碱基组成存在明显的偏向性,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这一现象在其他无脊椎动物线粒体DNA序列中也普遍存在;对五种肉食螨的COⅠ基因序列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在核苷酸位点中,没有插入、缺失及终止密码子出现,共检测到348个变异位点,179个简约信息位点。从mtDNA-CO I分子水平上对马六甲肉食螨与近缘种间的遗传关系的初步研究表明:马六甲肉食螨与强壮肉食螨亲缘关系非常近,两者遗传距离为0~0.039,属于马六甲肉食螨9个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距离范围内;从变异位点来分析,马六甲肉食螨与强壮肉食螨COⅠ基因序列差异非常小,共有44个变异位点,仅增加8个新的变异位点;从系统进化树来看,强壮肉食螨5个地理种群聚在马六甲肉食螨9个地理种群内,而不是独立成一支,并且采自同一地区的这两种螨首先聚在一起,然后不同地理种群的这两种螨聚在一起,再与转开肉食螨聚在一起,故认为强壮肉食螨与马六甲肉食螨差异是属于种内水平。在对肉食螨线粒体DNA的COⅠ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的基础上,对肉食螨亚科5种肉食螨包括肉食螨属3种、触足螨属1种和真扇毛螨属1种,构建了分子系统发育树,从NJ和MP树显示,拓扑结构一致,肉食螨科3个属间的系统关系为(肉食螨属+触足螨属)+真扇毛螨属;5种肉食螨的系统关系为{+鳞翅触足螨}+中华真扇毛螨。2、五种肉食螨的12S rRNA基因系统分析对五种肉食螨的12S rRNA基因部分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扩增的片段在碱基组成存在明显的偏向性,A+T含量明显高于G+C,这一现象也在其他蜱螨类中普遍存在。马六甲肉食螨6个不同地理种群的基因序列仅有一个碱基的差异,转开肉食螨的2个地理种群没有差异,遗传分化程度很小,肉食螨属内不同种之间(遗传距离为0-0.047)和不同属之间(遗传距离为0.074-0.118)有一定的分化现象,并且置信度较高,表明12S rRNA基因序列适合作为肉食螨种间、属间系统发生研究的分子标记,预示该基因不适合用于肉食螨种下遗传分化的分子标记。基于12S rRNA基因分子水平上对五种肉食螨遗传关系的初步研究表明:马六甲肉食螨与强壮肉食螨亲缘关系非常近,同一地理种群的两种肉食螨的序列是完全相同的,而马六甲肉食螨与另外三种肉食螨在系统进化树上可以很好的分开。故认为强壮肉食螨与马六甲肉食螨是属于种内水平。从NJ、MP系统树看出,肉食螨属的三种肉食螨首先聚在一起,然后与触足螨属的鳞翅触足螨聚在一起,再与真扇毛螨属的中华真扇毛螨聚在一起。基于12S rRNA基因构建的系统树显示肉食螨科3属间关系为:(肉食螨属+触足螨属)+真扇毛螨属。
【英文摘要】This dissertation deals with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5 species of 3 genera of cheyletids (Cheyletus malaccensis, Cheyletus fortis, Cheyletus aversor, Cheletomorpha lepidopterorum and Eucheyletia sinensis) by using the mitochondrial COⅠgene and 12S rRNA gene. The main contents and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Systems analysis based on COⅠgene of five species of cheyletidsThe research of five species of cheyletids present obvious bias in base composition, A+T content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C. This phenomenon is also common in other invertebrates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s.The COⅠgene sequence of five species of cheyletids shows that:There are no insertion/deletion/ termination codons in nucleotide site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