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影响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内隐认知研究.pdfVIP

情绪影响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内隐认知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情绪影响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内隐认知研究.pdf

校园心理2015年 4月第 l3卷第 2期 J0uma10fcanlDusLife&MentalHeaItIl,ADril2015,v01.13,No.2 · l35 · 情绪影响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内隐认知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210097) 姜 瑜 道德判断是个体根据道德准则或价值基准对另一个体或 同或是不赞同评价。对于目标概念词部分,实验选取了20个 群体的行为和事件赋予道德价值的活动lll。其在本质上是一 成语,根据汉语常用词词频表,道德的、不道德的词语在词频 个高度 自觉、自主、自为的心理加工过程,是个体 自我意识的 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17,P0.05)。其中,属于道德类的 展示和表现。许多研究表明,个体的道德判断会受到推理的 目标概念词包括:坚强勇敢 、谦恭有礼、忠诚无私、廉洁清正 、 社会背景闭、道德判断任务的指向I引、道德两难问题的内容4[1等 仁慈善 良、吃苦耐劳、舍己为人 、同甘共苦、简朴节约和雪中送 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影响个体道德判断的主观因素上,道德心 炭;属于不道德类的目标概念词语包括:贪财求利、落井下石、 理学中长期存在的理性主义传统,非常强调认知的作用 ,而忽 两面三刀、重富轻贫、弄虚作假 、专横跋扈 、好逸恶劳、拈轻怕 略了情绪的作用。根据新近研究发现,情绪状态这一主观因 重、畏首畏尾和骄奢淫逸。 素对个体的道德认知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早在 18世纪,苏 1_3 研究程序:首先把被试随机分成2组 ,其中一组观看喜 格兰哲学家休谟就提出情绪是驱动人类道德判断的直接因 剧片段,另一组观看悲剧片段,观看完毕后,被试需按照…0’到 素,而康德则认为理性是道德判断中的唯一动能嘲。Pizarro提 “100”分评定判断 自己观看后的情绪状态。情绪诱发完成以 出了情绪性道德判断理论模型,认为情绪尤其是移情在个体 后,请被试立即完成相应的内隐联想测验。 形成道德认知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6[1。Fataneh等的 1_4 统计学处理:本实验研究采用 SPSS18.0软件,采用t检 研究表明,快乐心境下的道德推理 比较简单 、零散 ,而悲伤心 验和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境下的道德推理比较复杂、系统71。Greene等的功能核磁共振 2 结 果 成像 (fMRI)研究发现 ,道德情境的不同,引起个体不同的情 2.1 情绪状态诱发的效度分析 :数据分析表明,情绪条件对 绪反应 (表现为皮层神经活动的不同),从而影响了人们的道 情绪状态具有显著的影响:快乐 ( =97.174,PO.01),悲 德判断嘲。王云强等关于道德判断能力的研究表明快乐状态 伤( 】=134.598,P0.01)。这表明情绪条件对被试情绪状 下的道德判断能力高于悲伤状态 ,这与Fataneh的研究结论 态的诱发是较为成功的。 恰好相反。Nichols和Mallon的研究表明,道德判断包含了规 2.2 反应时配对样本 t检验 :对被试在相容 (695.0283± 则表征、情绪反应和利益评估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㈣。 195.8889)和不相容 (1267.1549~325.4147)任务中的反应 目前国内关于隋绪状态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的相关 时进行配对样本 t检验 ,结果发现,被试在相容任务中的反应 研究相对较少 ,关于情绪状态对道德判断能力的内隐认知研 时均显著低于不相容任务中的反应时(一13.854,PO.01)。相 究更是少之又少,现阶段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小学生,且大多数 对于不道德词语而言 ,被试把道德词语与赞同(笑脸)相联的 研究都是采用 自评问卷的方法,最常用的是莱斯特的确定问 速度更快,即对道德词语呈现出内隐认知偏好,且这种差异是 题测验(DIT)和林德的道德判断测验(MJT),这难免会受到社 非常显著的。 会赞许性的影响,难以准确地解释大学生道德判断的特点,因

文档评论(0)

月光般思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