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治疗冠心病研究.pdf
维普资讯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Jsham酉 ) 2生 i · 67 ·
文章编号: 1007—6611(2007)01—0067—03
中药治疗冠心病研究
李 英, 郭小青, 秦雪梅 , 张丽增 (~iSi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太原 030006; 通讯作者,E—mail:qinxm@
SXU.edu.cn)
关键词: 冠心病; 中药; 病因病机 ; 治疗原则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改变,部分人因 随证治宜。治本宜补,重在益气养阴,治标宜通,重
不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导致了精神紧张和疲劳,神 在理气、活血、化痰。然内外之邪瘀于人体,均可成
经系统功能失调,从而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冠 毒,毒存体内,变证多端。治疗上应考虑清热解毒。
心病 (coronaryheartdisease)则是最常见的多发病, 风为百病之长,《素问 ·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
且发病者年龄 日趋年轻化。因冠心病引发的死亡 也”。故冠心病在治疗上可从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占相当大的比例,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现有 祛风去邪、活血通络等方面人手,标本兼顾,方能取
的药理、临床研究表明中药在治疗冠心病方面有着 效。梅岩等_3J从 “阳微阴弦”论治冠心病,“阳微”即
具大的潜力和明显的优势,因此研究中药治疗不同 是本虚,“阴弦”即是标实。冠心病的病机特点总属
病因的冠心病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中医对 本“虚标实”,心、脾、肾阳气亏虚是发病之本,而阴
冠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治则与治疗等方面对近年 寒、痰浊、瘀血是发病之标,由此提出温阳益气,化
的文献进行综述。 痰祛瘀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治则。马荣军等H]从
1 冠心病 的病 因病机 痰瘀论治冠心病,分析气滞、血瘀、痰浊是冠心病的
冠心病应归属于中医学 “胸痹、真心痛、厥心 主要病邪,三者之间常常互为因果,交互为病,而这
痛”等范畴,早在 《内经》时代就有类似记载。 《素问 三者的产生均与脏腑虚损、功能失调有关。因此,
· 痹论》篇云:“心痹者,脉不通。”冠心病病机主要为 马氏认为冠心病的病理特征为脏腑虚损,功能失
心脉不通,心脉不通是由于瘀血、痰浊气滞,而瘀、 调,形成气滞、血瘀、痰浊本虚标实证。李爱民等[5]
痰、气滞的产生,是长期以来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 从络论治浅议冠心病,认为心络病变则表现为胸
故本病 以瘀血、痰浊、气滞为标,以脏腑虚损为本, 痹、心痛。临床冠心病缠绵难愈正是心络病变的特
因虚而致实、本虚而标实。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以正 点,除此以外还表现在络脉空虚,痰凝血瘀、经络挛
虚邪实、本虚标实为主,正虚以气虚为主,邪实首推 急、毒蕴络脉。故李氏从虚、瘀、挛、毒四个病理方
血瘀,说明了气虚血瘀贯穿了冠心病心绞痛的始 面结合临床从络论浅议冠 1、5病治疗原则,强调络病
终。刘德恒等 J对92例 自发性心绞痛和 303例劳 辨证及通络治疗的独特临床价值。
累性心绞痛的中医证型进行辨证规律的研究,发现 3 中药治疗冠心病研究
在 395例患者中,中医辨证为气虚证者246例,血瘀 3.1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冠 15、病 针对冠心病的研
见症者272例;王建湘[J收集有关本病治疗文献, 究大都集中在于虚、瘀、痰三方面。虚即指正气虚
对其病例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归纳 ,将其药性大致 损,正不胜邪的一种病理状态。气虚使血运受阻,
分为两大类:补气药 (3味)和活血化瘀药 (7味)。 产生瘀血,瘀而不通 ,化为痰浊。 《诸病源候论》云:
分析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其病机为气虚血瘀,同属 诸“痰者,此 由血脉壅塞,饮水结聚而不消散,故能
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研究院LNG冷能利用.ppt VIP
- [中央]2024年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招聘 笔试上岸试题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详解.docx
- (陶矜老师课件)股权设计与合伙人激励.pdf VIP
- if与unless专项练习.doc VIP
- 2023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解析版).pdf VIP
-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监理实施细则(新).pdf VIP
- 直播电商与案例分析第10章 农产品直播解析.ppt VIP
- 2023款 R18 B 宝马摩托车 中文 用户保养手册 使用说明书.pdf VIP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安专业科目》题(网友回忆版).docx VIP
- USCAR38 超声波焊接技术标准和要求(中文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