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塑料的循环回收利用与人类自我.pdf
《化学与社会》期中论文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塑料的循环回收利用与人类自我
中文系 薛威
提要:与其它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样,高分子材料的科技进步,尤其是塑料行业的发展给
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文明,但是大量废弃物的出现也向人们发出了警钟。被现代人戏称为
⑴
“白色污染”的就是越来越多的废塑料膜、塑料袋以及其他类塑料浅色制品的废弃物。本
文将简要介绍塑料以及塑料的影响,浅谈它的回收及其利弊。最终得出结论:塑料具有广泛
的应用前景,但在处理技术未有突破性发展时,取决于人类自我的认知与身体力行,限塑令
即是其中的一部分。
关键词:便利,环境,限制与回收,人类自我。
一、塑料与生活
“如果你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就是塑料板、仿木材、印花棉布帘子、工业印染的织物、旅
馆大堂式的假豪华,你怎么会想象或关心别人所说的好品位――包豪斯的现代主义的自然秩
序、德国彼德迈式的装饰、英格兰乔治王时代的古典主义。如果你没有意识到这些,就不要
想了,不管怎样,对你现在拥有的感到快乐,就是完美。”这是无可争议的现实,塑料对现
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效果以致文化思维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即使从 19 世纪中期的合
成象牙算起,到二战前后尼龙的兴盛,也不过才七八十年的光景。如果从 1907 年贝克兰注
册酚醛塑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正式亮相登场时,它们从科学家的宠儿变成人类的日常生活的
亮点,仅仅用了三十年左右的时间。这是材料社会里鲜有的奇迹。固然,塑料作为一种人工
合成材料,同样拥有各种各样的缺陷。从文化的角度看,它毕竟是“以假乱真”,也许开始
不符合现代人的胃口。
从最早的酚醛树脂到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塑料等不同特性的成千上万种产品,塑
料行业一百年的发展成就实在令人瞠目结舌。通用塑料,顾名思义,指产量大,通用性强,
价格低廉,深受各行各业喜爱的塑料,普遍认为有五大品种,即聚乙烯(PE)、聚丙烯(PP)、
聚氯乙烯(PTFE)、聚苯乙烯(PS)及 ABS 。它们都是热塑性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塑料主要是
拥有特殊功用的材料,品种则更加丰富。尼龙则是较早生产使用并极具代表性的一种,人们
也许还记得尼龙丝袜在全美造成的轰动,那只是塑料应用的一瞥。据统计,20 世纪 90 年代,
世界塑料年产量已接近 1 亿吨,2003 年度则高达 2.012 亿吨。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塑料制
品如其他科技发明一样,不仅仅应用于宇航、生物以及其他各种高精尖领域,更直接涵盖人
类日常生活,从普通的食品包装袋到农用塑料地膜,从家庭办公设备到广泛的建筑用材,从
小小的垃圾袋到衣物装饰品,塑料无所不在。在发展趋势上,塑料正一步步颠覆钢铁的霸主
地位,据统计,从体积上计算,塑料制品的产量已经超过了钢铁。
塑料的优点是多重的,其中更有许多多数人并不了解的地方。在“限塑令”如火如荼在
中国推行时,纸制材料首选成为主要的替代品之一,但环境保护者并非总能充分意识到这样
一个事实:即造纸工业过程,比生产聚合物造成更大的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见下列各表)。
与其他传统材料相比,同样具有优势。普遍认同的塑料优势特性有很多:耐化学侵蚀、具光
泽(部份透明或半透明)、大部分为良好绝缘体、重量轻且坚固、加工容易可大量生产且价
格便宜、用途广泛且效用多、容易着色、部分耐高温。对我们人类而言,也许物美价廉是吸
引人们兴趣的关键。
然而,当塑料在世界之交继续发展之时,人们学会了更加辩证客观的看待科学,一场以
1
《化学与社会》期中论文
拯救地球、保护环境的运动在酝酿中诞生。塑料的缺点,尤其是目前的难于分解、常温状态
极为稳定的特性成了一把双刃剑,限制使用塑料的呼声正在兴盛。作为过去百年材料世界核
心线索的材料,会在迅速的猎取大众欢心之时迅速的推出大众舞台,像那些稀土金属那样存
在于实验室以及某些特定的高科技领域吗?会像鲁迅笔下的“历史中间物”形象那样,仅仅
存在于过渡的大变革时代吗而最终在创造历史后为历史所淘汰吗?
表 1:生产包装物用材料的能量消耗情况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