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 旦箜 鲞箜 期 JTradChinOrthopTrauma,2015,Vo1.27,No.2 (总087)·7·
· 临床研究 ·
踝关节不稳患者踝关节等速肌力和动态平衡能力的临床研究
刘辉 ,刘波,伍萨,林静
(四川省骨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摘 要 目的:探讨踝关节不稳患者不同角速度下踝关节背伸、跖屈等速肌力以及动态平衡能力。方法 :随机抽取30岁以下单侧
踝关节不稳患者33例,男16例 ,女 17例;左踝 13例,右踝20例;年龄 15~30岁,中位数22岁;病程 1个月至 10年,中位数 12个
月。同时随机抽取30岁以下踝关节正常的健康志愿者33例,男 16例 ,女 17例;年龄 19~29岁,中位数22岁。采用等速肌力测
定仪对踝关节不稳患者踝关节背伸、跖屈肌群进行测试,并比较角速度为60(。)·sI1和 120(。)·sI1时健、患侧踝关节跖屈、背伸
的峰值力矩、单位体质量峰值力矩、总做功值。采用平衡测定仪对踝关节不稳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进行平衡功能测试,并对2组受
试者的总体稳定指数、前后 向稳定指数及左右 向稳定指数进行组 间比较。结果:①踝关节峰值力矩。在 60(。) ·s 和
120(。)·s 等速肌力测试时,患侧踝关节跖屈峰值力矩与健侧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70.85±30.29)Nm,(75.15±
33.76)Nm,t=1.482,P=0.148;(57.02±27.14)Nm,(60.81±30.06)Nm,t=1.716,P=0.096];患侧踝关节背伸峰值力矩与健侧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3.65±10.50)Nm,(22.98±9.43)Nm,t=一1.026,P=0.313;(19.59-49.35)Nm,(19.16±
9.27)Nm,t=一0.471,P=0.641]。②踝关节单位体质量峰值力矩。在60(。)·s 和 120(。)·sI1等速肌力测试时,患侧踝关节
跖屈单位体质量峰值力矩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3.45-436.20)Nm ·kg~,(119.68±41.21)Nm ·kg~,t=1.528,
P=0.136;(90.88±32.49)Nm ·kg~,(96.54±35.70)Nm ·kg~,t=1.839,P=0.075];患侧踝关节背伸单位体质量峰值力矩与
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7.08-410.00)Nm ·kg~,(36.16±9.85)Nm ·kg~,t=一0.909,P=0.370;(3O.80±
1O.43)Nm ·kg~,(30.49-411.82)Nm ·kg~,t=一0.207,P=0.838]。③踝关节总做功值。在60(。) ·s 和 120(。) ·s 等速
肌力测试时,患侧踝关节跖屈总做功值 小于健侧 [(160.84±66.31)J,(189.01±78.65)J,t=2.609,P=0.014;(286.22±
156.55)J,(318.56±182.50)J,t=2.056,P=0.048];患侧踝关节背伸总做功值与健侧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59.80±
22.17)J,(62.05±24.34)J,t=0.807,P=0.426;(80.18±38.06)J,(80.15±37.52)J,t=一0.009,P=0.993]。④踝关节稳定指
数。踝关节不稳组总体稳定指数、前后向稳定指数、左右向稳定指数与踝关节正常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93±0.51,
O.86±0.34,t=0.593,P=0.555;0.63-i-0.39,0.56±0.26,t=0.895,P=0.374;0.54±0.28,0.53±0.21,t=0.169,P=0.845]。
结论:踝关节不稳患者患侧踝关节的背伸肌力与健侧无明显差异 ,但其跖屈总做功值小于健侧,在踝关节康复治疗中应加强踝关
节跖屈肌群的训练;踝关节不稳患者双脚站立时动态平衡能力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踝关节 ;关节不稳性;本体感觉;等速肌力;平衡能力;康复
Clinicalstudyonankleisokineticmusclestrengthanddynamicbalanceabilityofpatients、vithanklejoint
instability
LIUHui,LIU Bo,WUSa,LINJin
SichuanOrt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