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技术服务处 549
吴起油田长63油藏油层识别技术及有利区筛选
金绍臣,王小宁,毛建文,马宏强,姚莉莉,王文刚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技术服务处,宁夏银川 750006)
摘要:结合吴起油田沉积背景,通过运用地层精细划分对比,储层微观特征及沉积微相研究等技术手段,明确了薛
岔一五谷城地区长6,油藏储层划分标志,揭示了其沉积相及砂体展布规律,并应用岩心、岩矿测试分析、测井资料、实验
测试等对储层岩性,岩矿特征,孔隙类型,孔隙结构等特征进行研究,说明了区内长63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并将测井
资料、录井资料、取芯、动态开发效果相结合,通过运用快速测井解释模版应用技术确定了判别油层的电性下限,提高了
长6,油层识别水平,最后提出研究区内三个成藏有利区带。
关键词:吴起油田;长63油藏;储集层特征;快速测井解释;有利区
研究区位于陕西省吴起县境内,东起薛岔与靖安油田相邻, 层,测井解释油层厚度12.8m。2010年3_4月经压裂试油放喷
000
西自庙沟,北到五谷城,南至金鼎,勘探面积1 km2左右。地日产纯油24.0m3,投产初期日产油2.7t,长63获得重要发现,
表为黄土塬地貌,地面海拔一般为1380—1525m,相对高差约 mxl60
随后,采用菱形反九点注水井网(450 m)完钻23口
150m左右。 开发井进行超前注水开发试验,井均钻遇油层7.8m,平均单井
该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一级构造单元伊陕斜坡之上,区域 试排日产油17.5 t,含水
m3;投产井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3.23
构造简单,表现为平缓的西倾单斜,倾角仅O.5度左右,平均坡32.6%,实施效果好。
降8—10m/kin,在大单斜背景上发育了由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
一系列由东向西倾没的低幅鼻状隆起。吴起地区鼻状隆起的轴
向均近于NE—SW向。轴长40-50km,两翼宽度约17km,隆起
323.4×
探明面积38.2km2,储量2406.6x105。已动用地质储量1
幅度30m左右。 083.2x105。
105,剩余地质储量l
研究区主要含油层系包括侏罗系、长2、长6、长8油层组,
其中侏罗系、长2油藏为构造一岩性油藏,长6、长8油藏均为岩2沉积相及储集层特征
性油藏。长6油层组代表的是湖盆萎缩早期的沉积,湖盆北东缘
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以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相沉积为主体
2.1沉积相及砂体展布
的砂体大面积连片分布。长6油层组可进一步细分为长6。、长62、
长6,,其中长6。油藏已规模建设,长63油藏为新建开发层系。
较为明显。其中K1标志层位于长7油层组中部,为一套湖相油
页岩,分布稳定,电性特征表现为高时差、高伽玛、高电阻等;K2
1勘探开发简况 位于长6,油层底部,为凝灰岩或凝灰质泥岩,厚度1—2m,测井
曲线表现为指状高时差、高伽玛、低电导等特征。K2标志层距长6,、
2009年以前,在研究区域内已有新17、新19、新25等多井
长62油层最近,可控制长6。、长62油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协效剂对聚丙烯膨胀型阻燃体系影响.pdf
- 新烟碱类杀虫剂选择性的研究进展.pdf
- 印制板组件动态特性分析和失效预测.pdf
- 轧辊用高速钢的热疲劳行为探究.pdf
- 园林植物育种的研究进展.pdf
- 用于生物成像的Valentine天线的仿真的研究.pdf
- 新型有机硅纳米微球改性聚丙烯和其增强增韧机理研究.pdf
- 医学领域本体构建实践.pdf
- 紫茎泽兰(毒草)开发利用.pdf
- 云南腾冲黑空山、马鞍山与打莺山火山粗安岩显微结构特征及其火山学意义.pdf
- 内蒙古大青山—乌拉山地区孔兹岩系早期变质地层结构——下地壳近水平顺层滑脱变形产物.pdf
- 外国建筑史教学中图像运用几点思考.pdf
- 脉冲电场和电极施加方式对铝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研究.pdf
- 日本脑炎病毒基因Ⅰ型与Ⅲ型复合RT-PCR鉴别方法的建立.pdf
- 泰雅族乌来屈尺群眼中的早期“新店”一个文化生活空间历史的研究的初步考察—兼论新店未来涵纳泰雅文化遗产的可能发展视野.pdf
- 七星矿采空区有害气体运移和控制技术研究.pdf
- 人工配制盐渍土溶陷变形分析.pdf
- 熔盐电解制备金属锆的成核机理的研究.pdf
- 我国低碳政策实施现状和对策研究--基于江浙两省9地市“限塑令”实施情况的调查.pdf
- 尾矿砂塑性混凝土渗透性能的试验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