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物颗粒大小与溶解度关系 增加粒子数: 一个立方体粒子边长为1mm,现将它减小为10um,那么粒子数增加多少? 1mm=1000um 一个轴方向1000um/10um=100 另两个轴相同,既增加106个粒子 则增加表面积: 一个小粒子面积600u2,总面积为600mm2 目的: 减少粒径,增大比表面积。有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以及生物利用度 减少粒度,有利于各成分的混合均匀 大量增加粒子数目,有利于提高固体在半固体、液体、气体中的分散度 有助于提取有效成分(植物、中草药);晶型转变、黏附团聚等 能量三学说: Rittinger学说面积、Kick学说体积、Bond学说裂缝 功指数,对粉碎整个过程来说,开始阶段遵循Kick学说,最终阶段遵循Rittinger学说,中间过程Bond学说。 低温粉碎:乳香、没药 安全(机器、人),粉尘爆炸(除尘), 最粗粉:通过1,能过3号筛不超过20% 粗粉:2,4 号筛不超过40% 中粉:4,5 号筛不超过60% 细粉:5,6号筛不少于95% 最细粉:6,7号筛不少于95% 极细粉:8,9号筛不少于95% 无糖颗粒:甘露醇(mannitol)和山犁醇(sorbitol)木糖醇 泡腾颗粒: 由枸橼酸和(或)酒石酸和(或)磷酸氢二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处方: 主药 泡腾颗粒加至 NaHCO3+C6H8O7 .H2O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枸橼酸钠Na3C6H5O7 感冒颗粒剂 【处方】 (万袋量) 金银花 33.4kg 大青叶 80kg 桔梗 43kg 连翘 33.4kg 苏叶 16.7kg 甘草 12.5kg 板蓝根 80kg 芦根 33.4kg 防风 25kg 【制法】 ①连翘、苏叶加4倍水,提取挥发油备用;②其余7种药材与第①项残渣残液混合在一起,并凑足6倍量水,浸泡30min,加热煎煮2h;第2次加4倍量水,煎煮1.5h;第3次加2倍量水,煎煮45min;合并3次煎煮液,静置12h,上清夜过200目筛,滤液待用;③滤液减压蒸发浓缩至稠膏状,停止加热,向稠膏中加入2倍量75%乙醇液,搅匀,静置过夜,上清液过滤,滤液待用;④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5倍量的糖粉,混合均匀,加入70%乙醇少许,制成软材,过14目尼龙筛制粒,湿颗粒于60℃干燥,干颗粒过14目筛整粒,再过4号筛(65目)筛去细粉,在缓慢的搅拌下,将第①项挥发油和乙醇混合液(约200ml)喷入干颗粒中,并闷30min,然后分装,密封,包装即得。 【作用与用途】 本品为抗感冒药。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咳嗽、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症。 【用法与用量】 冲服, 一日3次,一次1袋,开水冲服。 【规格】 10g 【贮藏】 密闭保存。 第二节 颗粒剂 特点 飞散性、附着性、团聚性、吸湿性较少 服用方便 对包衣,制成防潮性、缓释性和肠溶性 注意离析现象 第二节 颗粒剂 制备 物料 粉碎 过筛 混合 制软材 制粒 干燥 整粒 辅料 质检包装 颗粒剂 第二节 颗粒剂 操作 制软材 稀释剂:可溶性淀粉、蔗糖 崩解剂:淀粉、纤维素类 粘合剂或湿润剂:可溶性淀粉浆、水、乙醇、 制备湿颗粒:握之成团,触之即散,一步制粒 14-20目筛多用 颗粒干燥:流化床干燥 整粒与分级:均匀颗粒 质检、包装:按药典或质量标准要求 第二节 颗粒剂 质量要求 粒度 干燥失重?? 水分 溶化性 装量差异 装量 举例 P124 * * 赵文昌 Email:zhaowenchang@126.com 固体制剂(I) 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的包衣 概述 固体制剂(solid preparation): 首选剂型,占70%。 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 特点: (1)与液体制剂相比,稳定性好,生产成本低、服用携带方便 (2)剂量的准确性好 (3)体内过程相似:通过生物膜,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概述 药物 粉碎 过筛 混合 造粒 压片 散剂 颗粒剂 片剂 胶囊剂 固体剂型的制备工艺 概述 固体剂型的体内吸收路径 口服给药 崩解 溶解 吸收 血液循环 ? ? ? 溶液剂 ? ? ? 混悬剂 ? ? ? 散剂 ? ? ? 颗粒剂 ? ? ? 胶囊剂 ? ? ? 片剂 吸收 溶解过程 崩解或分散 剂型 吸收快慢:溶液剂混悬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 概述 Noyes-Whitney方程 dC/dt = KS(Cs-C) K= D/V? dC/dt = KSCs C?0 Cs C ? K-溶出速度常数; D-药物的扩散系数; ?-扩散边界层厚度; V-溶出介质; S-溶出界面积 药物从固体剂型中的溶出速度与溶出速度常数K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