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地理字溯源.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文地理字溯源.pdf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 1期 天文地理字溯源 洋 飞 (武汉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摘 要:天文地理字大多有浓郁的图画色彩,然因同类物象较多,象形、会意、指事的手段无法将它们明显区别 开来,故而有的字采用形声的办法。一些字在 甲骨文、金文中就已有添加音符、义符的异体,说明很早就开始出现见 字知音、因形见义的心理需求。有的字通过引申出现了多个常用义,区别不 同意义的需要促使其形体发生分化,常 见手段是添加不同的义符。少数字演变中,笔画、部件发生粘连离析,形体被重新建构。 关键词:天文;地理;形义;溯源 中图分类号:1-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29(2015)01 2—o7 在人类对 自然界依赖程度很高的时代,日月风云、山Jil河流等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 相关字的产生必定较为古远。 《春秋元命苞》说仓颉 “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 山川指掌,而创文字”。虽然是传说,但也反映了天文地理字产生的年代之古,它们的创制蕴含着造字 年代人类对 自然现象的认识。 一 、 天文字 (1)天。 、_iF、、香。灸禾作父乙簋、赉钟、天史颂簋、奏洹T-孟姜壶。页。 甲骨文 “大”作 、卉,象人形,与 “天”的甲骨文相较,区别在于其头部 ¨J,诚如王国维所云:“所以独坟 其首者,正特著其所象之处也。”|2_2 天‘”的本义指人的头顶,引申之则凡物之颠顶皆谓之天。 《说文》: “天,颠也”,“颠,顶也”。 “颠”“顶”二字均从页,甲骨文 “页”作芎,人的头部尤为突显,故古从页之字均 与头部有关,如顽、颅、颜、题、额、颊、颌、颔、颈、项、领、硕、颗、颁、顾、顿、颓、额等。许慎 以颠训天,殆因 天颠同源。 《山海经》:“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乃以乳为 目,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刑天因 “帝断其 首”而得名,犹英布受过黥刑而被称为黥布矣。 《易 ·暌卦》:“其人天且劓”,虞翻注:“黥额为天。”“天” 大概即秦之凿颠,《汉书 ·刑法志》:“秦用商鞅,连相坐之法,造参夷之诛;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颠、抽 胁、镬亨之刑。”“天”在甲骨文中多有简省之文,if即将人形上之头形简作短横,后又于其上加短横 以示 其所在而成蓄_3],斋则为蓄之变体。金文情形与甲骨文相仿,可见字之本义书写者是明了于胸的,但在实际 书写中时有因草率而致笔画相粘连者。小篆页系在天的基础上演化而成,“n ”为两臂变化而成。 (2)日。日 、0、@、曰、口。o、0 、0 。日。 收稿 日期 :2014—12—8 作者简介 :谭飞(1978一),男 ,湖北仙桃人,文学博士,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 后流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文字学、应用语言学研究。 基金项 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 目“罗振玉文字学研究”(13YJC740083);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 科学研究项 目“《增订殷虚书契考释》研究”(13go69)。 · 72 · “日”本象 日形,甲骨质地坚硬,刀笔不易作圆形,故多为方形或不规则多边形,中空处一般有一点 或一短横、短竖,以短横居多,有时中空处无笔画。金文外框近于圆形,中间多有点或短横。甲金文于中 空处常加点画者,为别于 “口”也。有人以为点画为太阳黑子、跋乌、充盈之意等,于省吾先生认为 “必欲 以日字中间之点画为实有所象,未免任意附会”。因为 “在先秦古文字,尤期是较早的古文字中,日字中 间之有无点、画,并不十分严格”。4 于说得之。 (3)月。 、)、。 、3、、罗。9。 月之常态为缺形,故 甲骨文作)。客观上也与 “日”区别开来,使文字体系不致混乱。月中加点者本 为 “夕”,加点的 目的是为与 “月”相区别,然二字甲骨文 中就有相混 的情况,“在偏旁 中则互见较 多” 450。金文 “夕”多作 ,月形中无点画,少数情况作 仲殷父簋、鼎。何以出现与甲骨文相反的情况? 一 则 “月”“夕”意义相近,造字时又关系密切。再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月光般思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