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超越——《人面桃花》写作特色初探.pdfVIP

现实与超越——《人面桃花》写作特色初探.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实与超越——《人面桃花》写作特色初探.pdf

皿 年gJT~I 现实与超越 《人面桃花》写作特色初探 0陈欣然 [武汉大学文学院, 武汉 430072] 摘 要:作家格qF~J长篇小说 人《面桃花》于2004年~经问世便获得如潮好评,评论家们认为 “他的写作既有鲜明 的现代精神,又承续着古典小说传统中的灿烂和斑斓”①。作家采用凝练优雅的语言将魔幻性与现实感高度熔铸在 有条不紊的叙事中,为读者讲述了一个知识分子重寻精神家园的故事。可以说,小说亦虚亦实、张弛有度的叙事方式 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 旨在通过对小说题名、人物设置、梦境的强调性书写以及主要意象的分析来初步探寻 《人 面桃花》具有的现实性与超越性的书写特色。 关键词:人《面桃花》 现代性 超现实 现实 写作特色 曾是先锋小说创作主将的格非在沉寂十年后于 2004年出版了长篇小说 人《面桃花》,小说一出版便引起了评 论家们讨论的热潮。这部 “积(作家)十年心血完成的精致小说”②以晚清民初为时代背景,讲述了女主人公陆秀米 一 生在其父亲陆侃、“表哥”张季元及花家舍总把揽王观澄的影响下追寻 “天下大同”的 “桃源梦”的故事 。父亲陆侃 是中国传统读书人,为官一生,却在晚年为一幅真假难辨的 “桃源”图发了疯,放火烧了自己居住的阁楼后,在一个 晦暗的黄 昏携带一把破纸伞,独 自出了门去寻求所谓 “武陵桃源”;异乡革命党人张季元为所谓革命 “只身怀揣 匕 首,千里走单骑”,行刺巡抚、亡命 日本,流落普济联络革命党人之际与乡村少女陆秀米的生命发生了奇妙的交汇, 最终却因为革命思想与实践的不成熟而落败,惨死于冰天雪地中;花家舍总把揽王观澄亦侠亦匪苦心经营 “风雨 长廊”,立志要把村民教化成谦恭有礼、父慈子孝的理想民众,却没有料到 自己会因管家婆子贪图一块元宝而命丧 黄泉……这一系列发生在秀米身边的悲剧性事件都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产生了或许连她 自己都察觉不到的影响, 正是这些在 日常生活中遭遇的细节事件诱导陆秀米一步一步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在 《人面桃花 ·序》中,作者坦言,自己是要在 日益庸俗化和实利化的现实境遇压迫下寻求慰藉寄托以超越现 实。是要对 “中国传统中的一个个梦幻 赋‘予’一定的社会学意义”③。为了避免使这个关于革命与恋爱、激情与理 想、“乌托邦”追求与生命精神困境的故事流于狭邪低俗,作家 自觉地采用了极具现代意识的表述手法,在现实主 义创作的框架 添加了超现实的叙述手段,在诸如题名的选择、人物的设置、梦境的强调性书写和意象的点化等 方面,都努力地将真实与虚构,逻辑性与非理性进行调和,因而使得小说既有血肉丰满的现实主义细节为支撑,也 有高度抽象的形而上特点,小说情节与叙事手段均能 自由从容地出入现实与魔幻之间,整个故事因此带有了别具 一 格的轻盈灵动气质。 首先,作家极为审慎地选择 “人面桃花”为小说题名,即意在实现对现实主义的超越性书写。“人面桃花”化取 自 唐诗名篇 《题都城南庄》:“去年今 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书名即直接宣告 了小说与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极其带有的诗意性特质。小说中的 “人面”,指代的是千千万万个陆侃、张季元、陆秀 米与王观澄 。一方面,他们 以各 自的方式践行着同一个革命理性,因此不管是黄昏时分独 自出走选择 自我放逐,群 情激昂发起 “蜩蛄会”,还是大张旗鼓兴办普济学堂,占山为王实行强权统治下的高度统一 ,他们内心深处共同的 “乌托邦”梦想与理想主义气质是 “人面”交叠重合的充分必要条件,他们践行 “大庇天下”梦想的艰辛,追逐理想中 衍生的犹疑困惑的情绪以及浮生若梦的人生感慨全都写在了他们哀婉凄切的脸上。而另一方面,他们的命运在时 间的聚光灯下显示出了强烈的历史性色彩,陆侃们追寻的所谓 “天下大同”的 “乌托邦”梦想并非是心血来潮的凭 空幻想,晋人陶渊明于文字中构建起来的神话般的 “武陵桃源 ”早在一千多年前就为一代代 中国读书人种下了可 望而不可即的梦,陆秀米及其后继者们最后选择 “革命 ”,与其说是从陆侃们身上继承下来的梦想作祟,毋宁说是 民族集体无意识在个体身体内翻滚的必然结果,陆侃们忧伤的脸庞后面映透出来的是作者对处于历史长河中众 多矢志不移追寻精神家园,身体力行地践行 自己社会理想的灵魂们的整体速写。这幅速写像中有老子、有陶渊明、 有杜甫、也有康有为和梁启超,甚至还有托马斯 ·莫尔和傅立叶。作家在他们身上安放了自己对于几千年来充盈于 读书人内心的 “乌托邦”梦想的冷峻思考 。如果继续挖掘下去,“人面”其实更是在历史裹挟下个体生存具有的普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月光般思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