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行热水用水量标准的适用性分析及建议.pdf
第 26 卷 第 18期 中国给 水排 水 Vol. 26 No. 18
2010年9月 CH INA WAT ER WASTEWATER Sep. 20 10
1 2 2 2
屈利娟 , 王靖华 , 王小红, 邓 倩
( 1. 浙江大学 后勤处, 浙江 杭州 310027; 2. 浙江大学 建筑设计研究院, 浙江
杭州 310027)
: 生活热水系 中热水用水量标准和小时变化系数是关键的设计参数通过对浙江
大学紫金港校区的用水量进行实测发现, 该校学生生活热水最高日和平均日单位用水量与现行规
范标准相差较大, 影响实际供水设备的选型目前, 太阳能和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及节能设备得到了
大量的应用在此背景下, 提出了如何合理选取和应用平均日用水量和最高日用水量的方法, 并对
其合理性进行分析, 以期保证系 运行的安全性, 提高系 技术经济性能, 为以后的设计提供技术
参考
: 生活热水; 用水量标准; 时变化系数; 太阳能热水系 ; 热泵热水系
: TU99 1 : C : 1000- 4602( 2010) 18- 0092- 04
App licab ility Analysis and Suggestion s on Curren t H otwater Consum p tion
C riteria
1 2 2 2
QU Lijuan , WANG Jin hua , WANG X iaohon , DENG Q ian
(1. LogisticalD epartmen,t Zhej iang University, H angzhou 310027, China; 2. Architectural
D esign and esearch Institute, Zhejiang University, H angzhou 310027, China)
A bstract: Hotw ater consumption criteria and hourly var iation coefficient are the key desi n pa
ram eters of dom estic hotw ater supply system. The actualmeasurement ofw ater consumption in a univer
sity show s that there is a si nificant difference betw een the actualmaxmi um and avera e dailyw ater con
sumption and the current criterion, wh ich affects the choice ofw ater supp ly equipment. A t present, solar
and heat pump hotw ater supply system and equ ipmen t are w idely used. In th is context, the methods of
choosin and app ly in rationally the avera e and maxmi um daily w ater consumption. The rationality of the
method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