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诗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诗歌.doc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诗歌 Ⅰ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文学常识。中国古代诗歌大致经历了从《诗经》、楚辞到汉乐府,再到五言诗、七言诗,再到近体诗、词的过程,应该对这样的发展概况有所了解,并对各个阶段诗歌的特点有一定的认识;古代诗歌的表现方法丰富多彩,要掌握赋、比、兴、意象、意境、借景抒情等等概念;掌握一些重要的作家作品。 (2)重点词语。古代诗歌用古代汉语写作而成,其中有不少常见的古代汉语是阅读文言作品的基础,应该熟练掌握。 2.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阅读与鉴赏古代诗歌的基本能力,包括理解诗歌语义的能力,把握并评价诗歌主旨的能力,品味诗歌语言的能力以及识别并评价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3.人文素养培养 古代诗歌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这些对于生命、人生、社会的深入体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古诗中的情感和思想内化成自己的人文素养是学习古诗的重要目标。 Ⅱ 学习诊断 一、先秦诗三首 【语文基础知识】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诗作以四言为主,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诗经》在汉代前称为《诗》,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0篇,故又称《诗三百》。 B.“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其创作题材,“风”是民间歌谣,“雅”为宫廷乐歌,“颂”为宗庙祭祀的乐歌;“赋”、“比”、“兴”是其创作手法,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C.屈原,名平,字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以楚地民歌的形式和方言声韵创作出的新诗体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后世称之为“楚辞体”。屈原的创作成就极高,其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等。 D.《诗经》开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先河,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国风”,具有浓郁的民间气息;“楚辞”开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先河,主要是文人创作的诗歌,其中《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由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风骚”。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稼穑(sè) 狩猎(shǒu) 愆期(qiān) 将子无怒(jiānɡ) B.垝垣(yuán) 卜筮(bǔ) 偕老(xié) 载笑载言(zǎi) C.咎言(jiū) 车毂(ɡǔ) 陨落(yǔn) 靡室劳矣(mí) D.涟漪(yī) 遂心(suì) 比兴(xīnɡ) 夙兴夜寐(sù)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C.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D.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操吴戈兮被犀甲 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将军身被坚执锐 C.泽被后世 D.身被二十余创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素不相识 B.车错毂兮短兵接 草木皆兵 C.援玉枹兮击鸣鼓 孤立无援 D.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屡试不爽 6.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为什么)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润泽) C.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沉溺) D.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登上) 【课文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伐 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硕 鼠 硕鼠硕鼠,无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②。逝将去③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④。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注】①无,毋,不要。②三岁,多年。贯,侍奉。莫我肯顾,不肯照顾我。③逝,通“誓”。去,离开。④爰,于是,在此。所,处所 7.“赋”、“比”、“兴”是《诗经》常用手法,这两首诗歌中哪里运用了这些手法?请引用具体诗句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试分析这两首诗的主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