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doc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参观游览!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原名古墓博物馆,座落于洛阳市北郊的邙山上,占地155亩,建筑面积8200多平方米,是世界上唯一的墓葬类专题博物馆。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按照陈列内容,可以分为历代典型墓葬展区、北魏皇家陵园展区和河南古代壁画馆三大部分。历代典型墓葬展区位于博物馆东部,有地上地下的殿厅廊庑,亭阁房 屋互相连属共150余楹,古朴典雅,宏伟壮观,绿荫合抱,花团锦簇,因此被人们誉为“北邙奇苑”。地下部分有深邃的通道和搬迁复原上自西汉下迄北宋的25座墓葬以及四个大厅组成,可谓一处令人神往的太虚迷宫。地上的东配殿展出有“汉代帝王出殡仪式塑像群”,还有“民国初年洛阳民间出殡仪式塑像群”。通过这些,我们便可了解我国古代葬俗礼仪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轨迹。北魏皇家陵园位于博物馆西部,由实地发掘的北魏世宗宣武帝景陵为主要陈列,并复原清河文献王元怿和江阳王元叉两座陵墓,通过参观可以系统地了解北魏的陵寝制度。其周围广植花草树木,特别到春秋两季,清新四溢,馨芳袭人,犹入美妙胜境。河南古代壁画馆位于博物馆北部,2011年11月对外开放,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曾经深埋地下的古代壁画。 步入序幕“太虚”大殿,迎面是“洛阳五大都城遗址及现代城市分布模型”,俯瞰这座巨大的模型,大家可以对古今洛阳城池的变迁一览无余。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十三个朝代的帝王将相、皇亲国戚生前居住在洛阳城,死后大多都埋葬在洛阳城北的邙山上。 邙山位于沙盘的最北部,说它是山,实际上是绵延百里的黄土丘陵地,背山面河,地势平缓,土厚水深,素为风水之地,是古人理想的长眠之所。俗语有“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如今的邙山墓冢累累、森罗棋布,分布着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唐六个朝代24座帝王陵以及陪葬墓群。这些不同朝代、不同种类的墓葬集中叠压在这里,形成了邙山厚重的墓葬文化。解放以后,配合洛阳城的基本建设,考古工作者发掘了数以万计的古代墓葬,从中精选出九个朝代25座,集中搬迁复原在邙山上,建起了这座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 接着,我们就进入墓区“玄堂”厅,由此进入地下展区,地下展区是四方形的,由四个大厅和四条展区组成,按时代顺序依次为两汉展区、魏晋展区、唐宋展区和壁画展区。这里陈列的墓葬都是把原来墓葬里的砖一块块拆下来,搬迁到这里,按照原样复原起来的。 首先看到的两汉展区,陈列的是西汉、东汉时期的典型墓葬。东汉永康元年墓是一座东汉时期的家庭合葬墓。横堂式建筑,干字形平面,墓葬共清理出七具棺木的痕迹,后室两具,男左女右,夫妇二人,是家中的尊长。前堂五具,东二西三,是夫妇二人的五位子孙眷属,由此可见这是一家七口的合葬墓。东汉时期都是生前营建墓葬,在墓道口修筑两扇石门,石门随时开启,为每次下葬提供方便。墓室中随葬品非常丰富,大部分分布在棺木周围,有饮食器、水器、酒器及狗、井、灶等陶制模型。在后室发掘出一片筒瓦,上面写着“永康元年辛亥朔十日”的字样。“永康”是东汉桓帝的年号,“永康元年”就是公元167年,为这个墓葬提供了确切的年代。 接下来这座无名的东汉墓,是根据主人生前的居室布置的墓室,充分体现了东汉时期“模拟阳宅建阴宅”的特点。这座墓葬有两道石门,穿过第一道石门有两个耳室,用来放置随葬品。左边耳室放置车马器具,象征车马间;右边耳室放置陶制的生活用具,还有一件砖砌的灶台模型,应是厨房。穿过第二道石门,就来到主室,主室由弧形隔梁从正中分为前堂后室,前堂为会宾待友的客厅,后室放置棺木,象征卧室,整座墓室的陈设安排呈现出一派浓郁的人间生活气息。在弧形隔梁上镂刻着青龙白虎,隔梁下面一根兽柱,面目狰狞,正对墓门,起到镇墓辟邪和支撑隔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墓葬一共清理出四具棺木的痕迹,后室两具,前堂砖台上一具,侧室一具,除后室左边为男性外,其余均为女性。东汉时期墓葬流行地面上建祠堂、立石碑,墓室内却没有任何文字资料,无法得知墓主人的详细情况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根据一男三女推测为妻妾合葬墓。这座墓葬在建造时运用了三种不同的结顶结构,后室是圆形的穹窿顶,耳室为墓葬中常用的弧券顶,前堂为四角攒尖顶,三种结顶结构同时应用于同一墓葬,表现出古代工匠们高超的建筑技艺。 东汉天象神兽壁画墓,分为前堂后室两部分,后室放置三具棺木,中间为男性,左右为女性,推测也是妻妾合葬墓。在前堂墓顶绘制着天象图,有太阳、月亮、彩云、飞鸟、朱雀、白虎和株树。株树枝干弯曲、枝叶苍翠,是传说中生长在昆仑山上的一种神树,昆仑山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代表西汉以来流行的神仙思想。古人重视天象,首先感知的是星的位置。先民以“诸星组成的图像类似何物,就以该物为之命名”,将天赤道附近的星空划分为二十八星宿,并分别由四象来统辖,四象最终形成了由五种动物组成的四组灵物,分别由四种不同颜色代表不同

文档评论(0)

ypw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