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君二母汤加减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任为民,指导:张培彤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北京 100053)
【关键词】 六君二母汤;肿瘤;病案
六君二母汤系笔者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张培彤教授自拟方,以六君子汤合《外科正宗》芩连二母丸化裁而成,基本药物有:黄连、黄芩、知母、贝母、川芎、当归、白芍、生地黄、熟地黄、黄芪、茯苓、党参、白术、陈皮、半夏、三棱、莪术、桃仁、红花等,以健脾益气化痰、解毒活血散结为主要功用。以该方加减治疗恶性肿瘤颇有良效,现举验案3则,以述其义。
1 肺癌晚期案
案例1:患者,男,2008年9月20日初诊。患者于2008年9月1日查肺部CT示:左上叶占位性病变(4.3 cm×5.8 cm×5.9 cm),侵犯左侧叶间嵴及左肺下叶,伴远端阻塞性改变及支气管黏液栓形成,右下叶结节及肺门小淋巴结影。9月5日胸腔镜下切除右下叶结节,病理提示:腺样囊性癌。脑MRI可疑右侧小脑蚓部类结节影,转移不能确定。外科建议切除左侧全肺,患者拒绝,求助中医。来诊时症见轻咳,余无不适。舌黯红,苔黄,脉沉细。辨证属肺气亏虚、痰瘀互结、热毒内蕴。治以益气化痰、清热解毒散结,予六君二母汤加减。处方:黄芪30 g,陈皮10 g,茯苓15 g,白术10 g,石见穿30 g,猫爪草30 g,浙贝母30 g,莪术10 g,薏苡仁30 g,黄连10 g,桃仁10 g,红花6 g,清半夏10 g,白花蛇舌草30 g,山慈菇15 g,桔梗15 g,甘草10 g,神曲20 g。每日1剂,水煎服。
2009年2月6日二诊:2009年1月7日复查CT,与2008年9月1日对比,左肺上叶根部肿物,大致同前,侵犯左侧叶间嵴及左肺动脉干。双肺多发肺大泡,纵膈淋巴结转移大致同前。患者无明显不适,舌淡红,苔白微黄而略腻,脉右寸关无力。处方:薏苡仁30 g,杏仁10 g,白蔻仁10 g,茯苓15 g,白术10 g,陈皮10 g,清半夏10 g,莪术10 g,浙贝母60 g,知母10 g,石见穿30 g,猫爪草30 g,全蝎3 g,蜈蚣3条,黄芪45 g,乌梢蛇10 g,枸杞子15 g,女贞子15 g,白花蛇舌草30 g,鸡内金30 g。每日1剂,水煎服。
2009年5月21日三诊:时有咳嗽,面色萎黄,饮食不香,夜汗出,舌略紫尖红,苔黄,脉沉细。处方:石见穿30 g,猫爪草30 g,浙贝母30 g,知母10 g,三棱10 g,莪术10 g,夏枯草15 g,山慈菇15 g,白花蛇舌草30 g,全蝎3 g,蜈蚣3条,陈皮10 g,清半夏10 g,枸杞子15 g,贞子15 g,桔梗15 g,甘草10 g,瓜蒌15 g,鸡内金30 g,山楂10 g,黄芪30 g。此后以上方加减,患者至今带瘤生存,现仍坚持门诊治疗,尚能进行日常家务劳动。
2 软组织腺泡状肉瘤案
案例2:患者,男,23岁,2006年1月26日初诊。患者于2005年12月20日在积水潭医院诊断为左足部软组织腺泡状肉瘤,现有多发肺脏、肝脏转移。刻诊:左足肿物因运动及活动后隐痛,左踝不适,余无明显不适,不发热,体质量稳定,食欲可,二便调,舌微紫,齿痕,苔白,脉沉小数。辨证为脾气亏虚、热毒蕴结。治以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予六君二母汤加减。处方:黄芪30 g,陈皮10 g,茯苓15 g,白术10 g,浙贝母30 g,知母10 g,桔梗10 g,瓜蒌10 g,蜂房6 g,白英15 g,蛇莓15 g,白花蛇舌草30 g,全蝎3 g,蜈蚣3条,茵陈30 g,山茱萸10 g,枸杞子15 g,鸡内金30 g,山楂10 g,神曲20 g。每日1剂,水煎服。
2006年2月7日二诊:患者服前方后左足跖面有疼痛感,但持续时间不长,余尚可,舌微黯红、齿痕,苔白,脉沉。前方浙贝母改45 g,加莪术10 g,去瓜蒌。
2006年3月4日三诊:精神好,体力可,无特殊不适,服药后足底肿物处明显消肿,舌红,舌后1/2苔黄厚,脉沉细。处方:浙贝母45 g,知母10 g,全蝎3 g,蜈蚣3条,三棱10 g,莪术10 g,薏苡仁30 g,茯苓15 g,白术10 g,牛膝10 g,黄柏10 g,千年健15 g,桑寄生15 g,杜仲10 g,鸡内金30 g,夏枯草15 g,白花蛇舌草30 g,黄芪30 g,瓜蒌12 g,清半夏10 g。每日1剂,水煎服。
2006年4月1日四诊:患者左足底肿物表面有明显静脉曲张倾向,且似有扩展,无明显压痛,表面完整,无溃破,舌红,苔黄,轻齿痕,脉沉细。处方:浙贝母60 g,知母15 g,三七粉(冲)6 g,黄芩10 g,黄连10,露蜂房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