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论研讨
(5)与雾化吸入和氧疗法相比(略)
(6)与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法相比(略)
(7)与针刺疗法相比(略)
(8)与鼻腔点滴法、塞鼻法、烟熏法、鼻嗅法、含漱法相比(略)
由此可知,“覆吸疗法”确有简便廉验之优,特别是经口腔覆吸而迅及诸窍与脏腑,对于急难重危患者和老幼弱痴者更显
其长,验之于临床,曾有口中痰浊壅盛而气急神昏者施之则迅即痰消气顺、心肌梗塞神志谵妄者施之则速见神清语伦、高热
津枯舌蹇口燥者施之则顿显舌润语清神宁等等。但因本人能力和时间所限,尚有大量深层研究工作有待逐步进行,切盼众同
仁一道努力!
综上所述,经典著作虽系祖上千年之作,然其所载精义永垂不朽,不论是基本理论,还是各科疾病诊治理论与方法,大都
可以在经典著作中找到其源头,特别是在当今中医学术百废待兴之时,澄源彻流首当其冲,我们一定要学好经典著作,明确
宗法,发展才能达到健康和持续,中医事业也才真正有其出路和美好前景!曾记得近代乃至当今都有人批评中医“言必‘内
傩,方必仲景”、“抱守残缺’,者,究其根源,一为自己尚未悟出经典之妙和对自己的巨大功用,二则确有不少同道死板教条,
不能“思求经旨”、“演其所知”,无形中侮辱了经典著作的光辉形象,此等沉痛教训不可不记取:我辈若能做到系统学习、掌握
精髓、活学活用,自能受用无穷!
浅论针灸“治末病的治疗原理
邱连利。刘旭琴
1甘肃省中医学校,甘肃兰州/30050;2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50
关键词:治疗原理;针灸疗法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固然与外在的邪气侵袭人体有关,但必须是在人体正气不足的情况下,才会发病。正如‘素问·
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说,疾病的发生是外因(邪气)作用于内因(正气)的结果,临床上十分强调固护正
气,防患于未然。。未病勺亨以下三层含义:一是“未病”为“无病”,即机体尚未产生病理征兆,也就是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状
态。二是“未病”为病而未发,即健康到疾病发生的中间状态。三是“未病’可以理解为已病而未传变。所谓“治未病_就包括
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及病后防复三个方面的内容。它具有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积极意义。同时,在客观上这种思想的实施
也起到了减少患者痛苦、延长其寿命的作用。中医学“治未病”的预防思想萌芽年代较早,对后世影响却非常巨大。两千多年
前,缥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在提出“治未病”思想的同时,强调了防重于治。可见,中医历来防重于治。面对现代五
花)kf-/的疾病,以及发病年龄越来越低、亚健康人越来越多的状况,利用中医进行养生保健无疑是最合适的方式.
针灸疗法简便易行,对机体伤害较小,且没有副作用,早在‘内经》成书时代就被运用于治未病,充分显示了中医针灸防
治学理念的超前性和先进性.在‘灵枢·逆顺第五十五》篇中还提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
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者也,与其病之与脉相逆者也。故日: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
日: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这里也是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先或未进一步发展之际,把握时机,予以治疗,从而达到
。治未病”的目的.
针灸“治未病”,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地域、气候、环境、年龄、体质等不同,先确立治疗大法,然后根据经络脏腑的
关系、穴位的性质、功能进行辨证求经配穴,随证灵活施治。每次取穴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当。针灸学专著甲乙经》指出:“用
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出入之合.’提示针灸医生在施治时,必须掌握时机,根
据地域、气候、环境、年龄、体质等不同,采用不同的针刺艾灸的手法和技术.其治疗机理为:
1调和阴阳、琉通经络
中医认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当阴阳失调、失衡时则会出现疾病。如因七情六淫以及跌打
I]
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损伤等因素使阴阳的平衡遭到破坏时,就会导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等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设备管理软件:IBM Maximo二次开发_(4).IBMMaximo数据库管理.docx VIP
- 工程物资供应措施.docx VIP
- 第三章:寻找新闻线索.ppt VIP
- 人教版PEP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教案.pdf VIP
- 2025年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试卷[附答案].docx
- TCEEIA 558:2021工业机器人可靠性测试与评定.pdf VIP
- 职场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培训课件.pptx VIP
- SYT7415-2018 油气集输管道内衬用聚烯烃管.pdf VIP
- 生物显微镜产品技术要求.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