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问题有限元.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整体刚度矩阵 是单元刚度矩阵 的集成。 1、刚度集成法的物理概念: 刚度矩阵中的元素,即由节点作单位位移时引起的节点力。在单元刚阵 中, 表示j节点单位位移,其他节点位移为零时,单元e在i节点引起的节点力;类似,在整体刚阵中, 表示j节点单位位移,其他节点位移为零时,整体结构在i节点引起的节点力(由于结构已被离散为一系列单元,即所有与i、j节点相关的单元在i节点引起的节点力之和)。 如上图结构,计算 时,与节点2和3相关的单元有单元①和③,当节点3发生单位位移时,相关单元①和③同时在节点2引起节点力,将相关单元在节点2的节点力相加,就得出结构在节点2的节点力 。由此看出,结构的刚度系数是相关单元的刚度系数的集成,结构刚度矩阵中的子块是相关单元的对应子块的集成。 * 2、刚度矩阵的集成方法: 1)在整体离散结构变形后,应保证各单元在节点处仍然协调地相互连接,即在该节点处所有单元在该节点上有相同位移, 2)整体离散结构各节点应满足平衡条件。即环绕每个节点的所有单元作用其上的节点力之和应等于作用于该节点上的节点载荷Ri, 1 2 i 3 4 1 2 i Ri 3 4 2、整体刚度矩阵的集成方法 具体集成方法是:先对每个单元求出单元刚度矩阵 ,然后将其中的每个子块 送到结构刚度矩阵中的对应位置上去,进行迭加之后即得出结构刚度矩阵[K]的子块,从而得出结构刚度矩阵[K]。 关键是如何找出 中的子块在[K]中的对应位置。这需要了解单元中的节点编码与结构中的节点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 * * 结构中的节点编码称为节点的总码,各个单元的三个节点又按逆时针方向编为i,j,m,称为节点的局部码。 单元刚度矩阵中的子块是按节点的局部码排列的,而结构刚度矩阵中的子块是按节点的总码排列的。因此,在单元刚度矩阵中,把节点的局部码换成总码,并把其中的子块按照总码次序重新排列。 * 以单元②为例,局部码i,j,m对应于总码5,2,4,因此 子块按照总码重新排列后,得出扩大矩阵 为: 而相应的单元刚度方程为(或节点力表达式): 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出其他单元的扩大的单元刚度方程: * 据节点力平衡,各个单元相应节点力叠加: 整理可得,整体平衡方程: * 整体平衡方程: 1)其中[K]为将各单元的扩大矩阵迭加所得出的结构刚度矩阵: 集成包含搬家和迭加两个环节: A、将单元刚度矩阵 中的子块搬家,得出单元的扩大刚度矩阵 。 B、将各单元的扩大刚度矩阵 迭加,得出结构刚度矩阵[K]。 2) 为节点载荷向量, 为节点位移向量。 * * 在有限元法中,整体刚度矩阵的阶数通常是很高的,在解算时常遇到矩阵阶数高和存贮容量有限的矛盾。找到整体刚度矩阵的特性达到节省存贮容量的途径。 1、对称性。 只存贮矩阵的上三角部分,节省近一半的存贮容量。 2、稀疏性。 矩阵的绝大多数元素都是零,非零元素只占一小部分。 * 2、稀疏性。 矩阵的绝大多数元素都是零,非零元素只占一小部分。 节点5只与周围的六个节点(2、3、4、6、8、9)用三角形单元相连,它们是5的相关节点。只有当这七个相关节点产生位移时,才使该节点产生节点力,其余节点发生位移时并不在该节点处引起节点力。因此,在矩阵[K]中,第5行的非零子块只有七个(即与相关节点对应的七个子块)。 * 2、稀疏性 一般,一个节点的相关结点不会超过九个,如果网格中有200个节点,则一行中非零子块的个数与该行的子块总数相比不大于9/200,即在5%以下,如果网格的节点个数越多,则刚度矩阵的稀疏性就越突出。 利用矩阵[K]的稀疏性,可设法只存贮非零元素,从而可大量地节省存贮容量。 * 3、带形分布规律。 上图中,矩阵[K]的非零元素分布在以对角线为中心的带形区域内,称为带形矩阵。在半个带形区域中(包括对角线元素在内),每行具有的元素个数叫做半带宽,用d表示。半带宽的一般计算公式是: 半带宽 d = ( 相邻结点码的最大差值 + 1 ) * 2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