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平台middot;汉文古籍著录字段解释.doc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平台middot;汉文古籍著录字段解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平台amp;middot;汉文古籍著录字段解释.doc

全國古籍普查登記平臺·漢文古籍著錄字段解釋 國家古籍保護中心 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 羅 琳 luolin16@ 2009-06-01 建立“全國古籍普查登記平臺”遵循之原則 完備性:集古籍普查登記、定級、定損、導出導入、套錄、統計、檢索、上傳書影、在線申報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等功能於一體;可按需求生成某一區域、某一時段、或某一部類等的個性化特色目錄。 實用性:簡單、明確的字段設計,初級古籍工作人員經過簡短培訓,即能進行普查登記。向讀者開放的界面設計,人性化且檢索方便、合理;普查登記人員登錄、著錄、儲存、修改、提交、檢索,審核人員數據審核、修改、返回、提交、發布、檢索,設計嚴格、嚴謹、明確、方便、實用、及時、安全、高效。 規範性:所有字段之文字表述均應符合中文規範的表述方式,文字簡練、流暢,符合中文的語序和邏輯,包括標點符號的使用。 傳統性:用符合傳統的描述方法,用古文獻工作者通行的描述語言,流暢地表達和著錄。 完整性:將中文古籍的題名、巻數、著者、版本等基本字段作為一個完整的描述對象,用一個完整的描述句式進行著錄,而不是將其分解在幾個字段中進行描述。 邏輯性:每一個字段的設置都應有其內在的邏輯,對每個字段的解釋必須是唯一的。 層次性:描述複雜的中文古籍存在狀態時,應能著錄出遞增或遞減的層次關係;能夠清晰明瞭地著錄、反映出複雜中文古籍的結構關係。 擴展性:對每一個著錄對象都留有可以解釋、考證、描述的空間(字段);同時主要字段可以自由增加。 可逆性:從數據錄入開始到數據發布,都留下各階段的完整記錄;可以往復調出各階段記錄進行比對,總結經驗,提高質量,分清責任;將個人的隱性知識顯性化,同時亦可以作為教學的範例。 自動性:自動生成拼音;干支、太歲及佛曆等紀年與年號紀年、西元紀年自動轉換;能按照要求自動進行各種組合統計。 關於著錄之要求 規範的繁體漢字著錄。 使用漢字數字(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和阿拉伯數字(0123456789)。 出現“特殊”字,應使用標準繁體漢字替代著錄,同時在相應的“附注”中著錄“特殊”字,并給予說明。“特殊”字說明表述為:如“寧=甯”、“玄=玄缺末筆”、“微=左上+左下+右=山+几+攵”等。 著錄時,如字庫中缺字,即無所需之字,用“@”代替,同時在相應的“附注”中給予說明。缺字說明表述為:如“@=左+右=土+韋”、“@=外+內=門+公”、“@=左上+左下+右=山+几+攵”等,同時在提供之“缺字檔案”中做文字記錄,并及時上報國家古籍保護中心。 標點符號不得割裂使用,在規定字段中應完整使用標點符號。 數據錄入,推薦使用“搜狗拼音輸入法·中文繁體+半角+中文標點”。 初始信息 字段名稱 著錄說明 字段解釋 普查編號 系統自動生成。 收藏單位 系統自動生成。 自動生成具有法人代表资格的收藏单位的全称,按照《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藏書單位代號表》生成。 索書號 填寫藏書單位之索書號。 若索書號具有多層信息,每兩層之間用“/”間隔,如:“634/5895”、“經231/834/893476 ”等。 注意:有的收藏單位索書號也是分類號或採訪登記號(財產登記號)。 此字段的填寫,將聚合合冊、合函的古籍。 初始信息附注 全標點。 填寫與初始信息相關的解釋文字,如說明、解釋收藏單位名稱變更等。 分類 字段名稱 著錄說明 字段解釋 四部分類 點擊下拉菜單選擇著錄。 收藏單位分類 填寫藏書單位之分類號。 若分類號具有多層信息,分類號級次之間用“/”間隔,如:“集/別集/明”。 注意:有的收藏單位分類號也是索書號或採訪登記號(財產登記號)。 分類附注 全標點。 填寫與分類相關的解釋文字。 題名著者 字段名稱 著錄說明 字段解釋 題名巻數 用漢字數字,無標點。 正文首卷卷端所題題名為著錄之主要依據。 正文首卷卷端所題題名不足以準確反映全書內容,可酌取書內其他各卷卷端、卷末、目次、凡例、序跋、版心、牌記、內封、原題、封面、題簽、書根、函套等所題題名著錄,或以約定俗成之題名、通行習見之異名著錄。 稿本、抄本原無題名,可審其內容并參考相關文獻擬題。 地方志無纂修朝代者,考訂其纂修朝代置於題名前“[ ]”中;家譜無譜籍者,考訂其譜籍置於題名前“[ ]”中;登科錄、縉紳錄、名臣錄等無年代或地名者,考訂其年代或地名置於題名前“[ ]”中;個人傳記無傳主姓名者,考訂其姓名置於題名前“[ ]”中;日記、行紀等無起訖年代,考訂其起訖年代置於題名後“()”中。 按照原書目錄著錄卷數。 正文前之目錄未分卷者不著錄,分卷者可著錄於題名後;正文首末附加之內容,如目錄已列出或版心刻有“卷首”、“卷末”者,應分別加以著錄,目錄或版心未加著錄者,可不予著錄;正文首末附加之內容,如“叙錄”、“附錄”、“考正”、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