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金陵怀古”的集体无意识.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9月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Sep.,2011 第3期 JoumalofSch00lofChinese Culture No丌rIal No.3 Language粕dNanjing Unive瑁ity 李白与“金陵怀古”的集体无意识 王志清 (南通大学文学院,江苏南通226019) 摘 要:李白最先大量创作金陵怀古的诗歌,引发了金陵怀古之风气。从原型批评看。金 陵已超越了它自身,由单纯的地理文化的名称,变成象征意味强烈的意象;而李白的金陵怀古。 也由一般意义上怀古篇什,变成了一种具有特殊美学意义和价值指向的意象。由李白开启的 金陵怀古,加深加厚了金陵本身的历史文化积淀。因而,今昔巨大落差的金陵,以及金陵怀古 历代不绝如缕的咏叹,不仅仅积淀为诗人心理结构中的深层记忆,也生成了类似经验性的审美 刺激和特有的审美指向。因而,李白首先创造的文学金陵意象,便也具有了特殊地位与特殊意 义。 关键词:李白 金陵怀古 集体无意识 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53(2011)03—072一07 李白,堪为金陵怀古的第一圣手。李白最先大量创作金陵怀古的诗歌,引发了金陵怀古的风气。此 后,写金陵怀古名篇的诗人便有刘禹锡、司空曙、杜牧、李商隐、韩僵、许浑、韦庄等等。唐代之后,金陵怀 古题材由诗进一步发展到词、曲、戏剧以及小说中,宋代的王安石、周邦彦、辛弃疾、文天祥,元代的白朴、 卢挚、萨都刺,明代的高启,以及明清之际的黄周星、屈大钧、钱谦益,清代的朱彝尊、黄景仁、纳兰性德等 等,都有著名的金陵怀古之作。 文学上这种同类经验的不断复制,用荣格的理论来解释就是“集体无意识”。李白的金陵怀古诗的 发生,李白之后金陵怀古诗写作的蔚然成风,都是很典型的一种“集体无意识”。换言之,这种“金陵怀 古”的心结与激发,作为一种典型的群体心理现象存在,并影响着文学的创作和阅读。李白的金陵怀 古,作为一种新生的“原型”,又积极唤起和强化着文学参与者的集体无意识。 一、李白的金陵活动与金陵歌咏 金陵是李白一生活动最多的地方,也是李白诗中写得最多的一个地方。李白从四川出来以后,很快 就对金陵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结下了不解之缘。据詹镁先生《李白诗文系年》统计,李白曾七至金陵,五 至淮海,三至溧阳,二至润州。特别是李白45岁(745年)被“赐金放还”而离开长安后,就更是把金陵 视为其精神家园了。虽然他自己说:“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意思是,他自从离开长安后。行踪就在 淮南道、江南东道和江南西道一带出没了(即今天的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等省)。其实,六朝故都金 陵才是他漫游的“中心点”,是他最为留恋忘返的地方。除751年和752年北上访元丹丘、探幽州金陵 外,从747年秋由会稽到达金陵,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后的756年,这近十年的时间里,李白几乎每年都或 多或少要在金陵活动一段时间,这有他自己金陵吟咏为证。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起,李白应永王之邀泊舟金陵城下,写作《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这组诗是李 收稿日期:20ll一06一08 作者简介:王志清,男,1953年生,南通市人,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王维研究会副会长,主攻唐宋文学及文论。 72 万方数据 白存诗中与当时政治形势联系最直接的诗歌,诗中含有建议以金陵为根据地而再出师北伐的意思。组 诗写得神采飞扬,踌躇满志。诗中还自比谢安,表达了要平定安史之乱的豪情。后来,李白因追随永王 李磷,成为政治犯而锒铛入狱,757年被崔涣和宋若思从狱中救出,即有《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对金陵 更是推崇备至,建议迁国都于金陵。上元二年(761)史朝义作乱,李白决计再度从军,也是行到金陵而 半道病还,他在诗中长叹道:“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 翼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诗人依然壮志未酬,心有不甘。 李白才华横溢,诗文雄奇,金陵的山川风物与历史遗迹对其有着很重要的滋养作用。“江南佳丽 地,金陵帝

文档评论(0)

xwbjll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