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62年,在美国召开的第一次国际环境遥感讨论会上“遥感”一词被正式使用,随着电子计算机和传感器的日渐改进,遥感技术的范围不断扩大。 植 被 标 志 直接判读标志包括: 影像的形状、大小、颜色与色调、阴影、位置、结构、纹理、立体外貌和分辨率; 间接判读标志包括: 水系、地貌、土质、植被、气候、人类活动。 勘探前的准备工作 野外实地勘查 信息资料的详细分析 野外验证 综合分析和研究 美国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发现了沉没海底数千年的古埃及名城亚历山大; 欧洲发现了地下古罗马的建筑与著名的“罗马大道”; 欧美联手发现了南美密林深处的十世纪玛雅人的宫殿。 埃及的金字塔考古; 用星载成像雷达探测和调查古西班牙腓尼基人的海事文化; 中国遥感考古的历程 从20世纪60年代修建三门峡水库时开始利用航空照片去分析库区古代遗址、墓葬的分布。 70~80年代利用遥感技术探测秦始皇陵和陪葬地区的地下情况。 1980年天津在某工业项目施工时,曾用遥感勘测过古运河水道。 1994年,国家文物局等与德国签订了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合作意向书。 1996年, 中国历史博物馆等租用空军飞机, 对洛阳及周边遥感勘察遗址90余处。 中国遥感考古的历程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利用已有的先进技术, 探测了隋、明两代的长城及被干沙掩埋的长城。 1997~1998年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对内蒙古中、东部地区遗址群,进行大规模勘察、GPS定位、空间计算和分析,取得重大成果。 2001年利用彩色红外遥感飞行探测技术,对北京老山汉墓遗址墓葬区陵墓的分布进行了探测,并结合考古研究成果推测出周围几个地点仍可能有较大陵墓或陪葬。 2002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出资20万美元从美国购买了1 万余张日军二战期间在我国拍摄的航空照片。以便分析近代我国的环境变化。 中国遥感考古的历程 1993年华东师大建立了“城市与环境考古遥感开放研究实验室”, 这是我国第一个以遥感考古为主要研究方向的部门实验室; 1997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设立“中国历史博物馆航空摄影与遥感考古研究中心”; 2001年,中科院、教育部、国家文物局三家联手成立了“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 并先后在河南、浙江、安徽、湖北、四川等地建立遥感考古工作站; 2002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由考古联合实验室主办的第一届全国遥感考古会议。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秦始皇陵区、唐昭陵古墓葬、汉长安城、殷墟、北京地区长城、镇江地区台形遗址和土墩墓、寿春古城、库尔勒至轮台古代城址等进行了探测,采取航片分析与地面勘探、物探相结合的形式。 1996年4月,中国历史博物馆成立了中国航空考古工作小组并于同年5月在洛阳地区开展航空考古试验工作,对二里头、偃师商城、汉魏故城、隋唐东都城、邙山古墓群、龙门石窟、巩县宋陵等大遗址进行了航空摄影考古,其结果表明在我国埋藏于黄土地区的地下夯土基址和建筑遗迹,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地表植被生长的变化,形成植被标志。 1997年又进行了内蒙古东部地区古代大型遗址的飞行勘察,重点勘察了夏家店下层文化山城、辽上京和中京、庆州、祖州、祖陵、庆陵、金界壕边堡、元上都、应昌路故城等遗址,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2000年5月在对北京老山汉墓发掘前和发掘中,用遥感技术发现周围有三处异常,初步推测此处为一汉墓群。 在“考古遥感和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项目实施中,采用了高光谱技术、红外遥感技术、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法、重力测高密度地法、可控源音频大地地磁法、音频大地电磁法、核磁共振法、弹性波法、测汞、测氡、测温等物探、化探技术。 通过探测,取得了与地宫建筑位置、埋深、大小、形状有关的有价值的信息: (1) 地宫石制墓室位于封土堆之下,距地面深35 m , 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15 m ,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 (2) 封土堆下墓室周围有一道极厚的宫墙。宫墙用多层细土夯实而成,每层厚56 cm。在土墙内侧还有一道石质宫墙。宫墙坚固,墓室没有进过水,未坍塌。 关中地区曾遭受过8 级以上的大地震,而秦始皇陵墓室却完好无损,这与宫墙的坚固程度密切相关。 (3) 证实了地宫内存在水银异常,且呈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的分布,水银异常反应面积达12000 m2 。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地宫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记载。汞气可使入墓尸体和葬品长久不会腐烂且可毒死盗墓者。 (4) 东西各有一条墓道,而通常帝王墓道皆为东西南北共4 条。 (5) 陵墓周围地下存在规模巨大的阻排水渠,它约千米长,底部由厚达17 m 的防水性强的清膏泥夯成,上部由84 m 宽的黄土夯成,挡住了地下水由高向低渗透墓室。 为明代长城,主要为黄土夯筑。由于该地的土地沙化比较严重,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镇痛治疗规范.docx VIP
- 数字文化与娱乐:2025年动漫IP衍生品市场洞察报告.docx
- 护理安全管理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课件教学教材演示幻灯片.pptx VIP
- 2025至2030中国动物园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NB-T 47047-2015 承压设备用镍及镍合金无缝管.pdf VIP
- 气道净化护理(2024年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高中数学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doc VIP
- 《电子商务概论》(附微课 第5版)课件 第7、8章 新媒体运营、 电子商务安全.pdf
- 深圳市育才教育团育才三中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doc VIP
- 测绘地形图图技术总结.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