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原始农耕诞生的时间、标志 2---------是早期农耕聚落的一个典型,呈现的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生活情景。 3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是以-------形式,经一代代人的---------得以保留传承的。近代以来,中国人普遍以--------自称。 4距今5000-4000年前,中华大地文明的起源特征,如----------。其中----------是部落迁徙、分合、冲突最为集中地区域,也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胡适1917年到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自编“中国哲学史大纲”讲义。之前北大教中国哲学史陈老先生知识丰富,却十分守旧。他从三皇五帝讲起,讲了半年才讲到周公。胡适开始讲课了。当年听课的学生顾颉刚记述道: 胡适重编讲义,丢开唐、虞、夏、商,径从周宣王以后讲起。使我们一般人充满着三皇五帝的脑筋骤然受到重大的打击,许多同学都不以为然;许多学生不以为然,私下纷纷议论,说胡适简直是“思想造反”!他们想,赶走他罢,但又拿不定把握。 于是,去找当时在同学中颇有声望的傅斯年,请他来听胡适的课,看看是不是应该赶走。傅斯年来听了几次,听出了一点门道,就对同学们说:“这个人书虽然读得不多,但他走的这一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 ——《胡适传》易竹贤 湖北人民出版社 有关于夏的建立过程 [文献四]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 ——《孟子?万章上》 遗存特征:陶器 二里头文化遗存的时间 BC2070 ——BC1600 年(碳14测定) 考古依靠断代手法无法确认其准确年代 二里头文化处于良渚文化(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之后(新石器时代晚期-铜石并用),又在先商文化之前。 * * *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一、文献中释读夏朝建立 1、夏的地域: 约豫西、晋西南 2、夏存在的时间: 约四百多年 1夏朝建立背景:夏建立前是大同之世,天下为公;(公有制) 2建立:启杀伯益,夺取政权,建立夏。(约公元前2070年) 王位世袭制(大人士及以为礼)取代禅让制。 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文献中的夏文化 夏的建立 夏后氏百官。 ——《礼记·明堂位》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 3为什么说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夏朝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设官分职;军队;监狱;刑法。 [文献一]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於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於甘。 ……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 ——司马迁《史记?夏本纪》 [文献三]“益干启位,启杀之。”——《竹书纪年》 文献中的夏文化 夏的建立 [文献二]禹授益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也,其实令启自取之。 —《战国策?燕策》 关于禹传位给启,为什么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记载? 二里头宫殿基址 二、考古中的夏文化——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县西南9公里的二里头村南,伊河与洛河之间,遗址东西约2.5公里,南北约1.5公里,发现有宫殿建筑基址、作坊遗址、一般居住地、陶窑、窑穴、墓葬等一大批遗迹和铜、玉、石、陶、骨等遗物。 ——《二里头遗址》 有鬲氏 有仍氏 有扈氏 商 九 夷 ——社会分化已经相当明显 兽面纹铜牌:镶嵌绿松石,可能是用于宫廷舞宴的饰物;又是百官身份的标志 绿松石龙型器 放置于墓主人骨架之上,由2000多片绿松石组合而成,总长70.2厘米。 ——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相传:“禹铸九鼎” “贡金九枚,铸鼎象物”。启命昆吾铸鼎。 出土有:爵、 刀、戈、铜镞(后羿善射)、铜范、

文档评论(0)

海川电子书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