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过程中的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刘凤委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邮编 201702
李琳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会计学院
【摘要】以业绩为基础的股权激励制度,不可避免地又引发了管理层新的道德风险。管理层会根据
股权激励的条件,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对公司的盈余进行管理,对财务报告进行粉饰,以获取更多
的私人利益。本文对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过程中的盈余管理问题展开研究。重点
考察实施股权激励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我们发现实施了股权激励的公司比没有实施的公司
存在较为显著的盈余管理行为;但没有显著证据表明股权激励在授予日前后实施了不同的盈余管理。
此外,我们还对已经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不同所有权性质的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检验,研究发
现民营等非国有企业具有较弱的盈余管理倾向,公司不同股权性质控制人盈余管理行为没有十分明
显的差异。
【关键词】股权激励;盈余管理;可操控性应计利润
一、引言
近年来,作为改善中国上市公司激励方式的措施之一,股权激励(Stock Incentives 或Equity
incentives)渐渐为人们所熟悉。股权激励使经营者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
承担风险,从而激励其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随着中国证监会和国资委先后制定的两
大股权激励方案的出台,很多上市公司开始跃跃欲试,纷纷出台股权激励计划欲给管理层和股东双
方配上“金手铐” ,使股东在追求剩余最大化的同时,赋予管理层以足够的激励,使管理层也成为企
业剩余的分享者,以此在管理层和股东之间建立一种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避免“年
薪制”激励方式下管理层可能出现 “竭泽而渔” 的短期行为。
然而关于目前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仍有大量的争论。在国际上,2002
年后接踵而至的公司财务丑闻,多数与股权激励合约的设计有关,这警示我们在视股权激励为一颗
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救星” 的同时,也要注意其带来的新的道德风险。在我国,刚刚开始在上市
公司实施的股权激励,已经特别引起了国资委关注:国有企业的高管是否通过股权激励来侵害国有
资产。很显然,股权激励合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就是用什么标准作为激励对象努力的评价依据,对
于股权激励合约中评价标准的界定非常关键。管理层通过一些手段,是否将股权激励计划演变成为
了不当得利的工具?由于会计信息在股权激励过程中的重要性,公司会计信息是否会受到公司管理
层有意识的操纵,并由此获取相关的利益,这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中都已经得到了证实。
由于盈余管理行为模糊了公司高管努力行为与机会主义行为的界限,使得业绩不再是刚性的评判标
准,由此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后果。譬如,投资者可能会受到会计信息误导,并反映到股价当中,导
致资金在整个资本市场形成错误配置。可以说盈余管理等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股权激励
方案的激励有效性,甚至会更严重的损害投资者利益。鉴于此,研究股权激励下的盈余管理问题就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目前上市公司执行股权激励方案刚刚开始实施,对有关实施股权
激励的公司管理层操纵利润行为尚没有充分的证据,仍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实施股权激励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文章对现有已实施股权激励公司与还没有实施股权激励公司、已实施股权激励公司在股票期权授予
日前后进行了比较,我们发现实施了股权激励的公司比没有实施的公司存在较为显著的盈余管理行
为;但没有显著证据表明股权激励在授予日前后实施了不同的盈余管理。此外,我们还对已经实施
股权激励方案的不同所有权性质的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民营等非国有企业具有
较弱的盈余管理倾向,公司不同股权性质控制人盈余管理行为没有十分明显的差异。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理论分析
股权激励是一种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的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
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股权
激励方案的实施,其产生的理论基础源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的存在客观
上要求对管理层实施激励,从而降低相应的代理成本。
管理层趋利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影响股价向有利于自己发展。Yermack(1997)发现,管理层会在好
消息公布之前进行期权授予,以获得股票正的累计超额收益(CAR);Aboody 和Kasznik(2000)发现,
管理层可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神经结节病伴发癫痫一例.pdf
- 夹脊穴为主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疼痛疗效观察.pdf
- 农用保水剂作用原理研究和发展趋势分析.pdf
- 肾移植患者性功能调查.pdf
- 天山北坡典型荒漠草地退化机理和恢复重建新技术研究.pdf
- 夏威夷地幔热柱化学结构.pdf
- 《儒门事亲》中《黄帝内经》思想溯源.pdf
- 大环草酰胺铜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pdf
- 适应性系数在老年人吞咽障碍评估中价值.pdf
- CO-%2c2-激光深熔焊热循环和其对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pdf
- DB23_T 3866-2024冰上龙舟赛事组织服务规范.docx
- DB32 2163-2012 棉纱单位可比综合电耗限额及计算方法.docx
- DB32∕T 2429-2013 棉花田间生长发育观察记载规范.docx
- DB23_T 3820-2024 工业互联网综合平台数据质量管理规范.docx
- DB23_T 3474-2023非煤智慧矿山信息系统技术规范.docx
- DB3201_T 1106-2022 工程地质层划分技术规范.docx
- DB33T 2515-2022公共机构“零碳”管理与评价规范.docx
- DB3301_T 0415-2023 装修垃圾收运处置管理规范.docx
- DB3311/T 106―2019“丽水山居”民宿服务要求与评价规范.docx
- DB3201T 1127-2022 慈善捐赠受赠管理规范.docx
最近下载
- 亿赛通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系统V5.0--客户端使用手册V1113379.pdf VIP
- [标准规范]煤矿窄轨铁道维修质量标准及检查评级办法(精编).doc VIP
- 人教统编版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专题七:句式变换课件(共28张PPT).ppt VIP
- 2025重庆永川区板桥镇村(社区) 后备干部选拔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深度解析《GBT 44026-2024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技术规范》.pptx
- 品质部各岗位职责说明书.pdf VIP
- 2022.01 深圳南山红花岭工业区城市更新项目一期建筑方案设计 华艺.pdf VIP
- 电冰箱安全技术规程培训.pptx VIP
- 07FK02 防空地下室 通风设备安装.pdf VIP
- 解决我国农民负担问题的路线图设想-中国发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