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门事亲》中《黄帝内经》思想溯源
李萍 胡亚男 长春中医药大学
【摘要】张子和的代表著作是《儒门事亲》,其学术思想体现在《儒门事亲》之中。要想正确把
握医家的学术成就,我们就需要深人研读其学术著作。张氏学术思想渊源于《黄帝内经》、《难经》
及《伤寒论》,尤其是《黄帝内经》对其学术成就的取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儒门事亲》
的研究,总结了子和共引用或应用《内经》条文251次,主要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即重视伏邪为
病理论的应用,突出了运气学在临床中的应用,对《黄帝内经》中疾病的总结,阐释了《黄帝内经》
中治法的内涵。因此,我们必须先要学好《内经》,用好《内经》,/j‘能准确把握医家的学术成就的
精髓。也就是说深入研究《内经》是准确研究《儒rj事亲》,体会子和中医学理论的精髓的前提。
【关键词】《儒门事亲》;《黄帝内经》;张子和;学术思想
《儒门事亲》是金代医家张子和的代表著作,共十五卷。其中前三卷六门三法为张子和亲自所
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成。该书包括治百病法,十形三疗,
杂记九门。撮要网,百法心要,三法六门,刘河间先生三消论,扁鹊华佗察声色定生死诀要,世传
神效方等几部分内容。而体现张从正学术思想的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前十一卷,十二卷和十五卷为
方剂,十三卷为刘完素的三消论,十四卷为扁鹊华佗查声色定生死诀要。该书体现了张从正的学术
观点。其理论源于《内》、《难》、《伤寒》,尤其是《黄帝内经》对其学术思想的影响最为深远。笔者
通过对《儒门事亲》的统计,发现在《儒IJ事亲》前十一卷中。子和应用及解释《内经》及《经》
条文共25
1次.对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特点论述如下:
一、重视伏邪为病理论的应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痃
疟;秋伤于风,冬生咳嗽”。该段原文强调了应时感邪,当时未即发病,邪气内伏,至下一季节遇有
诱因,外感引动伏邪,发为温病、飧泄、痃疟及咳嗽。
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有ll处引用了该段原文,分属于风门和火门,主要用于阐明时气为病、
虐、咳嗽和疳利的病机,指导临床用药。张子和重视病邪理论,提出“因邪致病,论病重邪,邪去
正安”的观点,而通过其对《内经》原文应用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张子和在临床上对于邪气区分
得非常明确:一为新感邪气,一为伏邪。然后再按照发病的部位分为天、地、人三邪发病。根据不
同的发病部位分别采用汗吐下彳种攻邪的方法。
二、突出了运气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运气七篇是唐代王冰在注释《黄帝内经素问》时补入的,在宋代时研究达到高峰。因此,金代
医家张子和在临床中对运气学的研究亦颇深。《儒I..J事亲》共一十五卷,其中第十卷即以运气为纲,
分别结合五运为病、六气为病、四时、五脏、十二经、病证、方剂、药物及《金匮》进行论述。同
时,在全文中张氏共引用运气七篇中原文37次,足以可见子和对运气学的学习及应用的重视程度。
子和在运用运气学时,主要是应用运气阐述疾病发生的机理,出现的疾病及症状,根据运气理论在
一72—
临床如何指导用药及治疗。需要我们关注的是张子和对《至真要大论》的研究,尤其是应用病机十
九条阐述疾病发生的机理贯穿在《儒门事亲》始终。如在“风痹痿厥”篇中提出风的病机为“诸风
掉眩,皆属肝木”,痿的病机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治疗“宋子玉暴得痿病”凭《内经》“火淫于
内,治以成寒”。
三、对《黄帝内经》中疾病的总结
《儒门事亲》卷四与卷五共列疾病一百种,卷六与卷七以六气和内伤、外伤、内积、外积为纲,
列疾病一百i十九种。其中子和引用内经原文解释病机共74次,定义疾病共71种,包含病名63个。
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滑则病狐疝……少阳有余病筋痹
胁满,不足病肝痹,滑则病肝风疝”,在此原文基础上,子和确定了五种疝的病名,即肺风疝、脾
风疝、心风疝、肾风疝、肝风疝;指出“风气胜者为行痹”、“湿气胜者为著痹”“寒气胜者为寒痹”;
足阳明有实则狂;疾病的演变过程有《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述“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游为痔。”
痔而不愈,变而为漏,同治湿法而治之。张子和是在河间之后又一次成功地将《黄帝内经》与临床
进行结合的医家之一。
四、阐释了《黄帝内经》中治法的内涵
张子和虽然是攻邪学派的开山鼻祖,临床善于汗吐下三法,但其在临证过程中并不局限于此三
法的应用。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