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德育课程教学品质纵论(九)
作者简介:特级教师,执教高中思想政治课十年,其后,从事德育课程教学研究和编写德育教材,参与有关专家编写论著和德育教材十余部;发表论文四百余篇,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陈光全单元》《小学德育课程论》《教师发展之路》等专著。
提升中学德育课程教学的立美育人品质
所谓“立美育人”,是指“按照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规律来塑造新人”。[1]檀传宝教授认为:“德育应该成为‘立美德育’。所谓‘立美德育’就是要让德育过程也成为立美因而也成为审美的过程,就是要让美的法则成为德育活动的准则。”[2]中学生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爱美、追求美,特别需要得到美的元素的滋润。中学德育课程注重立美育人,能够提升学生生活建构的品质,有利于帮助他们形成欣赏与乐观的生活态度,“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3]
著名德国哲学家、诗人席勒认为:“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们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4]深化中学德育课程改革必须立美育人,这是提升德育教学品质的应有之义。
中学德育教学要提升立美育人品质,必须让课堂成为充盈美的元素的天地。为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感知美、体验美、评价美和创造美,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建构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和提升。
一、引领学生感知美
审美的主要对象是形象。美是通过形象来表现的。车尔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学生要发现美,就得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去感知多姿多彩的形象;如果缺乏感知的兴奋,他们就不可能有美的感受。怎样引领学生感知美呢?
1. 入“境”察“形”,捕捉教材之美
入“境”,即让学生进入教材中道德人物所在的环境、所在的事件,进入道德人物的内心世界。察“形”,即要扣住外显和内隐在课文和插图中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形象,并从这些形象中去捕捉和发掘出美的因素。
例如,在教学“珍爱生命”(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时,教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三幅图片:
图1:一排雪白的婴儿床,床上放着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他们身上裹着花巾被,甜美地酣睡着。
图2:大海和非洲草原的拼图,海面上空雄鹰在飞翔;碧蓝的海水中各种形态的鱼在畅游,还有一些色彩斑斓的小鱼栖息在五光十色的藻类植物和珊瑚中;而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大象、雄狮、长颈鹿、角马、羚羊……在奔跑、觅食、嬉闹。
图3:一双大手托着一团黑色的沃土,土中长着一株小花苗,叶片青翠欲滴。
学生从婴儿甜美酣睡的脸上,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感受到婴儿犹如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朝阳那样美丽;从空中、海中和草原上各种动植物生机勃勃的形态、气象万千的景观中,可以感受到多彩生命的奇异美;而聚焦手掌托起的带土的小花苗,则可以感受到人们对生命的呵护美。如此,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审美解读,教师将学生带入一个能看得见、摸得着人物的思想和行为,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如此,入“境”察“形”,通过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形成了审美感知。这样的教学,既能激活学生感官的兴奋,又能强化他们对美的感受力。
在德育课程领域,美与善是相融的,教学要注重以形感人。例如,在教学“合作共享”(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时,教师可把童话情节制作成投影件,并配上相应的声响。当教师讲到关键处——一滴水唤来了千千万万个小伙伴,用力扛,拼命托,此时,投影中搁浅的木船由静而动地浮起来了,同时也响起了水滴们情不自禁的欢呼声:“团结合作的力量真大呀!”如此,画面与声音微妙结合,学生不仅能真切地感受到“声”美、“形”美、“色”美,而且能领悟到其中的意境美,可谓美不胜收!
2. 观看板书,感悟学习内容之美
板书若设计得当,构成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架的整体,其间不仅富含内容美、哲理美、含蓄美、缜密美,而且富于形式美、布局美、色彩美、书法美,使学生在观看板书时便能获得审美感受,领悟学习内容之美。
例如,在教学“日新又新我常新”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时,笔者指导教师设计了“心灵美”的板书,如图1所示。
这则板书无疑为教学立美育人提供了载体。因为学生从中既能感受板书的形式美,又能领悟板书的内容美,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中。
3. 感官冲击,触发美的情感
教师要善于借助视频、白板、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或对有关的知识点,一个大系统中各相关因素的关联,事物发展的因果联系等,进行形象化、动态化地演绎和展示;或对受时空所限,难以触碰的特大宏观世界或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