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墨辩看逻辑理论和应用.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第二届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从墨辩看逻辑的理论和应用 孙中原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分析从墨子应用逻辑、对象逻辑,到墨辩元逻辑,再到诸子百家逻辑应用的飞跃,说明中国 古代逻辑从应用到理论,再到应用辩证运动的动因、过程和脉络,从墨辩的产生、发展过程,探索 逻辑理论和应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机理,寻求现代逻辑理论和应用的历史借鉴。 [关键词]墨辩;逻辑;理论;应用:对象逻辑;元逻辑 [作者简介]孙中原(1938一),河南郑州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逻辑学会 副会长,中国墨子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逻辑和逻辑史研究。 一、墨子应用逻辑、对象逻辑,到墨辩元逻辑 1.墨子应用逻辑、对象逻辑 前5世纪墨子应用逻辑,是概括墨辩理论的素材。根据希尔伯特、塔尔斯基、罗素等把理论、 科学、语言和研究,分为对象和元不同层次的观点,墨子应用逻辑,可视为墨辩元逻辑的对象逻辑, 墨辩是用古汉语元语言工具表达的第一层次元逻辑。墨辩的现代研究,运用贯通古今中外的现代语 言和方法,是第二层次的墨辩元逻辑。墨子应用逻辑、对象逻辑,包含墨辩元逻辑的因素,是墨辩 诞生质变过程的量变积累和局部质变。 (1)墨子自觉运用归谬法和归谬式类比推理。《墨子·公输》载,鲁班为楚国造云梯,准备打 宋国。墨子对鲁班说:“北方有入侮辱我,请您帮我把他杀掉。”鲁班说:“吾义固不杀人。”墨子说: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尚贤下》载墨子说,天下君子日常说话做事,知道尚贤使能:有一牛羊不能杀,必索良宰。 有一衣裳不能制,必索良工。有一疲马不能治,必索良医。有一危弓不能张,必索良工.治理国家, 不知尚贤使能,用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像让哑巴当外交官,聋子当乐队指 挥,是明小不明大。 ‘鲁问》载墨子说,世俗君子,知小不知大:窃一犬一彘叫不仁,窃一国一都叫义,像看见一 点白说日,看见很多白说黑。 非攻上》载墨子说,窃桃李、鸡犬猪、马牛、衣裘、戈剑,天下君子说不义。杀一人,一重 不义,有一死罪。杀十人,十重不义,有十死罪。杀百人,百重不义,有百死罪。大不义攻国说义, 像少尝苦说苦,多尝苦说甘。这是归谬式类比推理。 (2)墨子用比喻,具体、形象、生动说明对方议论的自相矛盾、荒谬和背理。用。命人包而去 其冠”,形容儒家“教人学而执有命”:用“无客学客礼”、“无鱼做鱼网”形容儒家“执无鬼而学祭 173 第二届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礼”;用。禁耕求获”形容。用厚葬久丧求富”:用“负剑求寿”形容“用厚葬久丧”求人丁兴旺; 用“掩目祝视”形容口是心非.墨子比喻,与韩非“矛盾之说”,异曲同工,有启发逻辑思维,避 免逻辑矛盾的意义。 . (3)墨子用“悖”的元逻辑语义概念。说明对方议论的自相矛盾、荒谬和背理.耕柱》载墨 子说:一人贫穷,说他。富有”就愤怒,无义说他。有义”却喜欢.贵义》载墨子说:世上君子, 让他杀狗猪,不会就推辞,让他做宰相,不会却不推辞.这都包含自相矛盾、荒谬和背理. 古汉语“悖”从言或从心,指思维、表达的逻辑矛盾、荒谬和背理。说文》:“悖,乱也。” 玉篇》:“悖,逆也。”‘集韵》、‘韵会》:。悖,音背意同。”背、北通。北,古背字。说文》: “北,乖也,从二人相背。”五代宋初徐锴说:。乖者相背违也。”《集韵》:“北,违也。”清段 玉裁说:“乖者戾也,此于其形得其义也。”“悖”是自相矛盾、荒谬和背理. 归谬式类比推理、自相矛盾的比喻,是墨子应用逻辑、对象逻辑,包含“不知类”、。明小不明 大”(知小不知大)和悖概念等墨辩元逻辑的因素,是墨辩诞生质变过程的量变积累和局部质变。 2.墨辩元逻辑 《墨经》用古汉语作为元语言工具,对墨子应用逻辑、对象逻辑,进行元研究,作出理论概括, 建构墨辩元逻辑.其对归谬式类比推理的概括,舍弃争鸣、辩论的具体内容,呈现纯理论形态。 (1)归谬式类比推论的定义。小取》:。推也者,以其所不取之,同于其所取者,予之也。”“推” 是墨家

文档评论(0)

sjatkmvo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