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1.5……………………
……………………云南-昆啊201
由表3可以看出,不同养殖基地的美洲大蠊药材中氨基酸的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大理弥渡
“景洪勐海”养殖的美洲大蠊中
1”养殖的美洲大蠊药材中氨基酸的含量最低,为237.86mg/g,
氨基酸的含量最高,达604.14mg/g,两者之间氨基酸含量差异近三倍。
3讨论
据报道在氨基酸的测定中,目前主要的柱前衍生试剂有邻苯二甲醛(oPA)、异硫氰酸苯酯
副产物少,方法可靠,适用性广,易于实现在线自动化,适于中药中氨基酸的分析推广,不足之处
是OPA--与-氨基酸衍生产物不稳定,衍生后需立即进样分析。
本实验以不同养殖基地的美洲大蠊药材为原料,对其氨基酸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
各供试品氨基酸种类丰富,但不同供试品中各种氨基酸含量不同,氨基酸的总量也不同。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厂家养殖的美洲大蠊药材中氨基酸的含量差异非常大,为了保证药材的质
量。必须制定养殖过程中的标准操作规程(SOP),并进行GAP规范化养殖,才能保证药材质量的
稳定性。
参考文献:
【limb星衍.神农本草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90
【2】田昆仑,苏娟,董丛丽等.心脉龙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脂质过氧化的影响o】.中华临床医药,2003,
4(17):7。’8
【3】蒋永新,王熙才,金从国等.康复新体外诱导胃癌BGC一823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田.昆明医学院学
报,2006,27(2):5-9
【4】杜一民,李树楠,陈鸿珊等.新药肝龙胶囊对雏鸭体内鸭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效果Ⅱ】.大理学院学
报,2006,5(4):6-8
【5】吴仕筠,注世平,徐绍锐等.黑胸大蠊氨基酸含量的测定与分析田.中医药导报,2008,14(9):8—10
【6】于泓,牟世芬.氨基酸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田.分析化学,2005,33(3):398—404
作者简介:
杨永寿(1972一),男,云南大理入,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中药现代化研究。
傣药祛风除湿药的应用分类研究
刀红英,王孝蓉,林艳芳
(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云南景洪666100)
摘要:西双版纳地处潮湿多雨、风湿病多发的热带地区,傣医在对风湿病认识和治疗方面有
很多理论和方药,笔者通过跟师学习和查阅有关傣医药资料进行收集、调查、整理后,根据傣医
四塔理论对傣药祛风除湿药进行应用分类,将傣药分为治疗风寒湿痹药和治疗风湿热痹药两大类。
……………………第四品蜀公浔次区埔传统医药交滴会论文集……………………
关键词:傣药;祛风除湿药;应用分类研究
笔者通过跟师学习和傣医药资料收集、调查、整理,对傣药进行了筛选,从中将具有治疗风
寒湿痹症和治疗风湿热痹症的药物办I:I以分类,共分为两类,现报到如下。
1治疗风寒湿痹的药物
傣族医学认为“拢玫兰申”(风寒湿痹)发生主要是机体内“四塔”功能失调,“塔菲”(火),
“塔拢”(气)不足,不能温运“塔铃”(土),土壅水冷,气血不通,筋肌失养,感受外在的冷风
寒湿之邪,机体不能抗邪,邪气内侵,留滞肢体关节或周身。气血运行不畅,水湿停而不行而致。
傣医把能治疗“拢玫兰申”(风寒湿痹)的药物称为“雅拢玫兰申”。如:“贺姑”(、九翅豆蔻)、
“管底”(三叶蔓荆)、“景几”(小茴香)、“莫哈郎”(大驳骨丹)、“怀免王”(大叶钩藤)、“嘿麻
柳糯”(飞龙掌血)、“芽三英囡”(毛叶三条筋)、“埋罗比”(火烧花)、“比郎”(五叶山小桔)、“锅
榄”(贝叶棕)、“歪拧”(石柑子)、“比比蒿”(百花丹)、“贺哈”(红豆蔻)、“汪别”(老虎芋)、
“芽帕雅约”(竹节黄)、“化水顿”(羽萼)、“嘎沙乱”(姊妹树)、“嘿柯罗”(青牛胆)、“晚来”
(虎尾兰)、“妹滇”(鱼子兰)、“故满贺”(狗脊)、“嘿吻牧”(苦藤)、“沙板嘎”(夜花)、“毫命”
(姜黄)、“贺嘎”(草豆蔻)、“菲曼”(香蓼)、“芽沙板”(除风草)、“波波罕”、“哥”(盐)、“嘿
罕盖”(通血香)、“竹扎令”(宽筋藤)、“莫哈蒿”(鸭嘴花)、“晚害闹”(莪术)、“罗呆哼”(黄姜
花)、“法便”(假烟叶树)、“比比亮”(紫雪花)、“嘎扎郎”(紫花曼陀罗)、“光冒呆”(黑皮跌打)、
“达些”(蜈蚣)、“芽闷公”(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