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7卷专辑 中国管理科学 Issue
V01.17,Special
ChineseJournalof Science 2009
2009年10月 Management October,
文章编号:1003—207(2009)zk一0135—04
基于耗散结构的激励系统熵变模型研究
齐德芬,王培欣,马春野,田也壮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要:文章首先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作为复杂系统的激励系统耗散结构形成,研究了激励系统的熵变过
程,分析了激励系统熵变的形成因素,构建了激励系统的熵变模型,提出r保持激励系统有序运行的几个策略,为
激励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厂新的思路。
关键词:激励系统;耗散结构;熵变;激励策略
中图分类号:C931;A310文献标识码:A
论,研究激励系统的熵变过程,分析熵产生的原因,
1 引言
探讨提高负熵,减低熵增加的途径,以求推动激励系
激励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投入一产出的过程,即 统的有序高效运转。
通过对激励主体投入物质、信息、能量,经过主体流
2激励系统耗散结构
程类的深加工和再造,产生新的物质、能量和信
息…。这一运转流程和与之匹配的各种组织结构、 2.1耗散结构的一般概念
周围环境、运行规则、组织文化等构成了一个具有特 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从物质和能量相分离的
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即激励系统。激励系统是一 角度,把自然系统分成由Clausius“热力学平衡理
类非线性的复杂系统,是有不同层级和他们的相互 论”支配的孤立、封闭体系和由Boltzmann“有序原
关系共同构成的整体,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全息性、 理”支配的开放体系,并把在远离平衡条件下,与外
特征时空和开放性嵋o。在激励的运行演化过程中, 界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的过程中通过内部的非线性
系统需要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 动力学机制而形成和维持的宏观结构称为“耗散结
引进新的资源、进行资源的消耗、存储与再造,这个 构”,并且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和克劳修斯熵方程
过程同时伴随能量的转移、存储、释放与循环,可以 ds0,建立了系统熵方程171:
说激励的运行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进行p1。 ds=dis+d,s (1)
从国内外的研究文献看,激励系统的运行状态
且有
不仅受到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流量、路径、规制
和拐点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到来自于组织周 df害=石dis+等dt d£ 、。7(2)
围环境、系统内部成员之间以及成员与因素之间等
其中d。s为从环境输入的熵流,一般理解为负
非线形相互作用的影响p。,开放的环境、非线形的
熵的信息;dis是系统内部不可逆过程引起产生的
关系使得激励系统原有的平衡不断被打破,始终处
熵,即熵增加,按照普利高津的理解,它恒定为正,这
于从一种平衡态向新的平衡态的跃迁过程中‘61。
就是耗散结构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光-pH双重响应共聚凝胶的合成和响应性能研究.pdf
- 汇率波动对上海市入境旅游需求影响的研究.pdf
- “治未病”思想在儿童亚健康防治中古今应用.pdf
- 电化学技术处理含铬废水中试的研究.pdf
- 2BX-10型小籽粒精少量播种机排种性能试验的研究.pdf
- 高压辊磨机应用于攀西红格钒钛磁铁矿选矿工艺的研究.pdf
- COMT基因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和精神分裂症的病例-对照研究.pdf
- 环氧化SIS热熔压敏胶热氧老化性能研究.pdf
- 东亚冬季风系统低空环流特征和其对1月华中地区气温异常影响.pdf
- 丹参酮Ⅱ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机制探究现状.pdf
- 火山碎屑沉积岩成岩作用、物性特征及和储集层的关系——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苏德尔特构造带南屯组为例.pdf
- FRP片材抗震加固砌体技术简介和关键问题讨论.pdf
- 核苷类似物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前瞻性临床的研究报告.pdf
- 大鼠体内大承气汤蒽醌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pdf
- 肠三叶因子(ITF)促肠损伤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pdf
- 核心企业领导风格对网络治理影响研究.pdf
- 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开拓金龙创新之路.pdf
- 改性活性炭纤维Cr(Ⅵ)吸附性能的研究.pdf
- 从OPG%2fRANKL%2fRANK系统阐述补骨脂-蛇床子抑制乳腺癌骨转移机制.pdf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超声心动图变化和其脉象要素的关联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