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曹丕揄扬文章之重要的原因探究.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曹丕揄扬文章之重要的原因探究.pdf

iI8卅警列 2015.03 tAN ZHoU XUE KAN 曹丕揄扬文章之重要的原因探究 丁沂璐 庆振轩 摘 要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既表明了曹丕本人对著书立说的弘扬,又彰显 了以曹丕为代表的 汉魏文人的文学自觉。缘何此一心声发于汉魏曹丕,则与汉末时势与曹丕个性密不可分。战乱与身世使其不举立 德 ,个性与才情使之不尚事功、亲近文学,而瘟疫肆虐、性命堪虞的现状又激发 了他浓重的生命意识与迫切的扬名愿 望。明乎此,则不但曹丕榆扬文章之重要的原因会迎刃而解,而且对于汉末魏晋的社会背景,文人士子的创作心态 亦可作更广阔、更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 曹丕;揄扬;文章;立言 文章编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3492(2015)03—0093—05 曹丕在 《典论 ·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批判那些不立文字,只知 “营 目前之 务”_2的人会错失立 “千载之功”_3的良机;在 《与王朗书》中,曹丕又谈到 “生有七尺之形,死为一棺之土。 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4【;在 《又与吴质书》中,他盛赞徐干 “辞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 不朽矣”_5J,这些话将文章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实,标明立言以不朽,早有他人。鲁国大夫叔孙豹云: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_6依序看来,三者虽皆为路径,却有高 下之别。曹丕缘何独标举文章,倾心立言,而不论立德,立功呢?笔者结合时势战乱、曹魏主张,解读立德之 不行,进而由曹丕文学究其个性,立功遂难成,而瘟疫肆虐、士人凋零的史实,又催化着曹丕立言的心声。 一 、 立德之不行 (一)乱世年间难立德 关于士人的乱世 自处,孔子明确表态,“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比如宁武子, “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又如蘧伯玉,“君子哉蘧伯玉 !邦有道则仕,邦 无道则可卷而怀之”。邦无道时,无论是 “愚”,“隐”,抑或 “卷而怀之”,都验证了孔子主张君子在无道世间 要隐要藏,不仕不现的观点。当然,这绝不是说孔子认为君子可以怀宝迷邦,实在是身处乱世得以偷安已属 不易,倘若大张旗鼓地标榜道德,只会酿成人才的摧损,不过是知识分子以不融通之举去对抗君主之 昏或时 代之乱的惨痛尝试而已。因此 ,孔子对君子 “敏于事而慎于言”的规范,在有道之邦重践行前者,在无道之邦 无疑要谨奉后者了。 东汉末年正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无道时代。经济凋敝,政治腐败,外戚专权,宦官干政。桓灵之际,宦官 的胡作非为招致士大夫集团的强烈谴责,双方展开了殊死搏斗,东汉末年的两次 “党锢”事件,就是在这种情 作者简介:丁沂璐,兰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讲师;庆振轩,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 兰州 730000)。 93 况下发生的。党锢之祸以宦官诛杀士大夫一党几尽凋零而结束,其结果直接伤及汉朝根本,为东汉的最终覆 亡埋下伏笔。 灵帝遭黄 巾之寇 ,献帝逢董卓之祸,竞至 “二三年间,关中无复人迹” ,“家家思乱,人人 自危” 。公元 190年初,关东州郡长官以讨伐董卓为名结盟起兵,拉开了军阀混战的帷幕,朝内斗争也由宦官外戚之争转 为官僚地主武装集团间的冲突,董卓的 “强忍寡义”9催化了这一矛盾的转型。可惜盟军心怀鬼胎,各行其 是,竞至未灭董卓就先行瓦解了。公元 192年,董卓命丧王允与吕布之手,却未能阻止军阀厮杀的步伐。关 东联盟解体以后,中原攻伐与边郡混战迭起,战争死伤难以计数。睹于此,汉末文学发为悲歌,记录血腥,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呜”,“斩戮无孑遗,尸骸相撑拒”,“白骨不知谁,纵横莫 覆盖”等即深刻揭示了战乱带来的横尸遍野 。 曹丕恰 “生于中平之季,长于戎旅之间”ll,因此,无论对于宫闱诡谲的权势之争抑或中原错综的军阀 混战都深有感触。关于应对时乱,年幼的他亦训练有素,曾自述:“余时年五岁。上以世方扰乱,教余学射, 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知骑射矣。”ll生长于世事艰难的东汉末年,政治险恶,战乱疮痍,百姓流 亡,无不入其眼,加上随父征战,亲历无数 “百姓死亡,暴骨如莽”_1的惨状,

文档评论(0)

月光般思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