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数学思想方法.ppt
中考数学思想方法 分类讨论、方程思想、转化思想 3.(2014·咸宁中考)如图,双曲线y= 与直线y=kx+b相交 于点M,N,且点M的坐标为(1,3),点N的纵坐标为-1.根 据图象信息可得关于x的方程 =kx+b的解为( ) A.-3,1 B.-3,3 C.-1,1 D.-1,3 【解析】选A.把点M的坐标(1,3)代入解析式 可得m=3,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把y=-1代入 可得x=-3,∴N(-3,-1),M(1,3)和N(-3,-1) 的横坐标即为方程 的解,所以选A. 4.(2014·聊城中考)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的一 部分,x=-1是对称轴,有下列判断:①b-2a=0;②4a-2b+c0;③a- b+c=-9a;④若(-3,y1), 是抛物线上两点,则y1y2,其中 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对称轴为x=-1, ∴b-2a=0; ∵当x=0时,y>0,∴当x=-2时,y>0,即4a-2b+c>0; 当x=2时,4a+2b+c=0,即4a+4a+c=0, ∴c=-8a.∴当x=-1时, a-b+c=a-2a-8a=-9a;∵(-3,y1)到对称轴的距离为2, 到对称轴的距离为 ∴y1>y2,故①③④正确. 【知识归纳】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性质 (1)开口向上?a0;开口向下?a0. (2)c0?图象与y轴的正半轴有交点;c=0?图象过坐标 原点;c0?图象与y轴的负半轴有交点. (3)根据对称轴x=- 和a符号确定b的符号以及a,b之间的 数量关系. (4)根据x=1时y的值来确定a+b+c的符号;根据x=-1时y的值来确定a-b+c的符号;x=2时y的值来确定4a+2b+c的符号;根据x=-2时y的值来确定4a-2b+c的符号. (5)b2-4ac0?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b2-4ac=0?抛物线与x轴有一个交点;b2-4ac0?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 5.(2013·十堰中考)如图,在小山的东侧A点有一个热气球,由于受西风的影响,以30 m/min的速度沿与地面成75°角的方向飞行,25 min后到达C处,此时热气球上的人测得小山西侧B点的俯角为30°,则小山东西两侧A,B两点间的距离为 . 【解析】由题意得AC=30×25=750(m),∠B=30°, 过点A作AD⊥BC,垂足为D, ∵∠ACB=75°-∠B=45°, ∴AD=AC×sin 45°, 在Rt△ABD中,∠B=30°, ∴AB=2AD=2AC×sin 45°= 答案: 【知识归纳】解直角三角形实际应用的两点技巧 1.转化:利用直角三角形或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一般先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若题目中无直角三角形,需要添加辅助线(如作三角形的高等)构造直角三角形,再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解. 2.前提:解直角三角形时结合图形分清图形中哪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哪条边是角的对边、斜边、邻边,此外正确理解俯角、仰角、坡度、坡角等名词术语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前提条件. 6.(2014·德州中考)图象中所反映的过程是:张强从家跑步去体育场,在那里锻炼了一阵后,又去早餐店吃早餐,然后散步回家.其中x表示时间,y表示张强离家的距离.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四个说法错误的是( ) A.体育场离张强家2.5 km B.张强在体育场锻炼了15 min C.体育场离早餐店4 km D.张强从早餐店回家的平均速度是3 km/h 【解析】选C.横坐标表示时间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离家的距离.所以从图象上看:当时间从0开始到15min时,距离是从0扩大到2.5 km;随后距离不变了,说明他在某个地方停了下来,并且停留了15 min;接着距离又开始变小了,说明是向家的方向移动了;15 min后移动到距离家1.5 km的地方又停了下来;并且这一次停留了20 min;最后一段表示回家的过程,用时30 min. 【知识归纳】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解题策略 1.应用函数图象,求方程(组)或不等式(组)的解、解集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图象交点的含义,正确把握图象所反映的信息,涉及实际问题时,还要注意分析纵轴与横轴所代表的含义. 2.解决与动点有关的问题时,其关键是弄清在运动过程中某些特殊位置关系及其相对应的数量关系,明确数与形的联系.在解题时还要特别关注题目中的常量、固定的关系式、特殊的关系式及特定的限制条件,构建方程或函数求解. 3.注意形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与数的精确性和规范严密性之间的统一. 考点三 化归转化思想? 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