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凋温度、湿度及风速对红茶品质的影响.pdfVIP

萎凋温度、湿度及风速对红茶品质的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萎凋温度、湿度及风速对红茶品质的影响.pdf

萎凋温度、湿度及风速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仇方方 余 志 艾仄宜 陈玉琼 廖光伦 倪德江 (1.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试验室;2.湖北恩施州硒茶研究所) 萎凋是红茶加工的关键工序之一,萎凋环境对红茶品质 次),以终止发酵 ,回潮 1h后在 105~C下足干。试验重复 3 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张雁飞等比较了传统萎凋、鲜叶冷冻以 次。一部分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另一部分经粉碎后过40目 及冷冻萎凋工艺对祁门红茶品质的影响,发现冷冻萎凋丁艺 筛,然后进行理化分析。 制得的红茶除可溶性糖略低外,其余成分含量均高于传统萎 (2)萎凋湿度试验 凋方式,但香气组分萜烯类物质 、香叶醇、苯乙醇等祁红特征 在上述人工气候箱内进行萎凋,设萎凋温度 35~C,相对 物质含量低于传统萎凋。黄建琴也发现冷冻萎凋能明显缩短 湿度设55%、65%、75%、85%等4个处理。其余操作同(1)。 工夫红茶的萎凋和发酵时间,增加红茶的茶黄素和茶红素含 (3)温度和湿度随机优化试验 量,提高滋味和汤色品质,但冷冻萎凋降低了葡萄糖酶活性, 在上述人工气候箱 内进行萎凋 ,设温度30℃、35℃和相 对红茶香气的形成有一定影响。赵文霞等的研究表明,在 对湿度55%、65%随机组合试验。其余操作同(1)。 30±2℃下萎凋 12h制得的红茶条索紧细,色泽乌黑 ,滋味醇 (4)萎凋风速试验 厚,甜香明显。王伟伟利用空调房比较萎凋温度和相对湿度 在本课题组 自制的萎凋槽 (长×宽×高=100curx50CII1X 对工夫红茶和红碎茶品质的影响,表明在70%相对湿度下萎 60cm)内进行,叶层厚度约5cm,萎凋槽设为低风速2.O1~ 凋加工的工夫红茶茶黄素含量最高 ;高湿条件不利于红茶萎 2.44m/s、中风速 3.47~3.77m/s、高风速 4.76~5.02rids共 3 凋,表现为茶黄素和茶红素的形成量较少。在萎凋风速的研 种处理 (风速测定是指萎凋槽后端窗口纵向平均值),鼓风 究方面,丁勇等人利用 10型萎凋槽比较了萎凋槽尾部低风速 方式为鼓风 1h后停止吹风 1h,交替进行。其余操作同(1)。 (3.27m/s)、中等风速 (4.53m/s)、高风速 (6.58m/s)3种风速对 3.茶叶品质成分的测定 祁门红茶品质成分的影响,表明3种方式对茶叶内含成分的 茶叶感官品质 :感官审评法。本试验揉切条件一致 ,忽 影响较小。由相关文献可以看出,有关萎凋工艺的研究还比 略外形形状,故设权数为外形色泽 10%,汤色10%,香气35%, 较薄弱。本文结合感官品质和理化分析,在分析萎凋温度和 滋味35%,叶底10%。水分 :120℃烘干法 ;茶多酚:福林酚试 湿度单因素对红茶品质影响的基础上,利用随机试验方法优 剂法;氨基酸:茚三酮比色法;可溶性糖:蒽酮比色法。 化最佳温度和湿度参数 ,在此基础上就风速对红茶品质的影 儿茶素组分测定 :HPLC法 。色谱柱为AgelaVenusil 响也进行了探讨,以期为 自动萎凋机的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XBPC18(4.6x250mm),洗脱条件如表 1所示 ,样品溶液的制 备和其他液相条件按照国标法进行。 一 、 材料与方法 表 1儿茶素组分HP/C法梯度洗脱条件 1.试验材料 时间(min) 0 2 5 l0 l5 20 25 30 35 试验于2012年9月进行 ,鲜叶原料采 自华中农业大学 茶学教学基地,品种为福鼎大白茶,标准为一芽二三叶。 流动相A(%) 10O l0O 95 90 8

文档评论(0)

月光般思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