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言科学 2008年 11月
ISSN 1671——9484 CN32——1687/G 第 7卷 第 6期 (总第 37期)580—589
古汉语副词 “方的多义性及其语义演变*
谷 峰
南开大学文学院 天津 300071
提要 多义性是观察语义演变的窗El。古汉语副词 “方”有多个义项,其中“正好”是原型义,“刚刚/才、正在、
仅仅、几乎、马上、P才Q”是衍生义。“方”遵循如下引申路径:1)“正好一仅仅一P才Q”;2)“正好一同时一刚
N/才、正在、(当即一)即将”。衍生义的实现是篇章用法固化的结果,“方”的语义演变具有共性意义。
关键词 古汉语 副词 “方” 多义性 语义演变路径 篇章用法 共性
中图分类号 H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9484(2008)06-0580-10
I从 “方”的多义性说起
多义性(polysemy)是语义演变在共时平面的呈现,是观察语义演变的窗口(Kortmann1997:17)。
多义性和同名异义性(homonymy)有相似之处,但它们本质上截然不同:对后者而言,各义项只是偶然
地由相同的语音外壳包装,相互之间没有衍生关系(Sweetser1990:1)。历史语义学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就是辨明多义性和同名异义性,Haiman(1974)给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先假定同一个形式具有多
重义项只是巧合,如果这种 “同名异义”广泛存在于众多既无亲缘关系、也无地缘毗邻关系的语言里,那
么巧合的可能性完全可以排除,各义项之间必有衍生关系。
古汉语里 “方”有多项副词用法,参看表 1。“方”的各副词用法之间有没有衍生关系?判定这一点
自然得用到Haiman(1974)的跨语言类比方法。英语、德语和日语里各有一个多义虚词(just,eben和
土 ),它们的多义模式与 “方”大致上平行,表2是我们所做的对比。
另外,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里的多义副词 “适、正、恰、刚”,和 “方”有着不同程度的功能搭界(func.
tionaloverlapping)(见表3)。
有了内部、外部证据的双重印证,副词 “方”各义项彼此之间存在衍生关系已是毋庸置疑。上古语料
显示 “方”有 “正好”义的时间先于其他义项,英语里just的“正好”义也早于 “刚刚/才、仅仅”义,古突厥语
助词-0q有 “恰好、正是”义,它在哈萨克语里的后裔.aq又引申出 “就是、仅仅、马上”义(张定京 2004:
291)。可以肯定,“方”的其他义项是以“正好”义为中心引申出来的,但 “就是,仅仅,刚N/才,P才Q,马
上”等义项同时始见于战国,它们的衍生顺序并不明朗,这是勾勒 “方”的语义演变要面临的核心难题。
[收稿 日期]2008年 3月 27日 [定稿 日期]2008年 9月 28日
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 目“汉语篇章中时间连接成分的功能研究”(07JC740014)的资助。本文
在洪波教授 的指导下完成 ,董秀芳老师阅读完初稿后给出了细致 的改进方案 ,斯坦福大学的E.C.Traugott教授和
社科院语言所 的李 明博士都曾给笔者惠寄有关级差焦点副词的论文 ,《语言科学》审稿专家提 出了中肯 的修改意见,
一 并致谢 。
58O
谷 峰 古汉语副词 “方”的多义性及其语义演变
小 类 意义 例 句
正、正好 《诗经 ·邶风 ·简兮》: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
情状副词 正是 、就是 《吕氏春秋
(确认) · 正名》:窃观下吏之治齐也 ,方若此也。
刚刚、仅仅 《韩非子 ·说疑》:赏有功 ,罚有罪,而不失其人 ,方在于人者也 。(高
(限定) 亨注 :方犹仅也。)
范围或
数量副词 几乎、差不 《庄子 ·人间世》:匠石之齐 ,至乎曲辕 ,见栎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