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养殖密度对循环水系统中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生长的影响.pdf
第 35卷 第 5期 渔 业 科 学 进 展 Vo1.35,No.5
2014 年 10月 PROGRESS IN FISHERy SCIENCES 0ct..2014
DOI:10.11758/yykxjz http:/w/ww.yykxjz.cn/
养殖密度对循环水系统中大菱鲆
(Scophthalmusmaximus)生长的影响水
乔 玮 宋协法 高淳仁 2① 刘 滨2 雷霁霖2 翟介 明
(1.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青岛 266003;2.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 266071;
3.山东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 烟台 264000)
摘要 将初始体重为(580.9+44.65)g的大菱鲆成鱼按照低密度A组 14.30kg/m 、中密度B组
20.49kg/m 、高密度C组31.32kg/m2的标准分为3个不同养殖密度组,并放养于循环水养殖系统
中120d,同时对大菱鲆成活率、体重差异、饵料系数、溶菌酶水平及养殖水体中总氨氮(TAN)、亚
硝酸氮(NOi.N)、COD浓度的变化进行测定。研究表明,实验结束时A、B、C三组大菱鲆养殖密
度分别达到30.09、41.30、60.07kg/m2,各实验组成活率都在95%以上。大菱鲆养殖密度对增重率
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研究前期,并且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各实验组体重差异度 出现显著变化
(P0.o1)。大菱鲆A、B、c组的饵料系数分别为0.73、0.75、0.82,与养殖密度呈正相关。研究开
始第5天,高密度组大菱鲆溶菌酶水平升高,20d后血液溶菌酶水平逐渐降低,40d之后显著低于
低密度组。研究期间系统运行稳定,循环水养殖大菱鲆的不同密度对系统各项水质指标总氨氮
(TAN)、亚硝酸氮(NOi.N)、COD浓度的变化有显著影响( O.05)。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养殖密度
的升高,各项水质指标显著升高,但高密度组各项水质指标均未超过渔业水质标准所规定的浓度。
关键词 大菱鲆;循环水养殖系统;高密度;水质;生长生理
中图分类号 $9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075(2014)05.0076.07
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隶属于鲽形 目、 水、节地、排放可控和高度集约化等优点(陈军等,2009;
鲆科 、菱鲆属 ,英文名Turbot,是一种冷温性鱼类 , 王印庚等 ,20l31。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 ,不仅是
主要分布于大西洋东北部沿岸,黑海 、波罗的海和地 当前国际上先进养殖模式的代表 ,也是未来的发展方
中海也有分布 。1992年 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 向。通过 10余年 的努力 ,我 国海水鲆鲽类工厂化循
水产研究所雷霁霖院士引入我 国,俗称 “多宝鱼”(雷 环水养殖系统技术 已经逐步走 向成熟。 目前,限制工
霁霖等,2012)。大菱鲆具有抗病害能力强、生长速 厂化循环水养殖在国内发展的因素,一方面是循环水
度快 、活动量小、耗氧低 以及伏底生活的特性,非常 养殖系统设备的投资大、成本高;另一方面是循环水
适合工厂化循环水高密度养殖 ,是我国最早走上工厂 养殖技术与系统管理技术相对滞后 。科学合理的提高
化养殖道路的海水鱼类(倪琦等,2010),也是我国循 养殖密度不但可以提高单位产量 、水资源利用率 ,而
环水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品种。 且可以带来高收益,能够一定程度上缓冲工厂化循环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较传统流水养殖模式具有节 水养殖投资大的阻力,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发展提供
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CARS一5o)和山东省 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zR2012CQ024)共同资助。乔 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