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都匀市沙寨中学 张祥.ppt
都匀市沙寨中学 张祥 “亚圣”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思考 1、解放区为什么要开展土地改革? 二、战略决战的胜利——三大战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 1.战略决战时机的成熟 二、战略决战的胜利——三大战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 1.战略决战时机的成熟 思考 辽沈战役的胜利意义 这一战役的胜利,使人民解放军不仅在质量上占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占据优势,人民解放军兵力第一次在数量上超过了敌人。 中国革命战争形势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淮海战役的胜利意义 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为渡江战役准备了条件。 想一想 北平和平解放有什么好处? 平津战役的胜利意义 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将东北、华北解放区连成了一片,为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有力的后方基地。 三、渡江战役 想一想 人民解放战争为什么能迅速取得胜利? * * 2、怎样进行土地改革? 3、土地改革有何意义? 广大农民掀起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的热潮 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7月 军队 总兵力 机动 兵力 后方 士气 人民 解放军 国民党 军队 280 万 365 万 优于 敌军 不足 大为改善 略占 优势 巩固 危机四伏 高昂 低落 形势 装备 主动 被动 2.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1.为何战略决战首战选择的是东北? 2.在辽沈战役中,对沈阳、长春、锦州三地,解放军先攻哪一地?为什么? 3.战役的特点? BACK 1948年9月---11月 东北解放军 范汉杰 廖耀湘 辽沈战役示意图 关门打狗 各个击破 黄百韬 黄维 杜聿明 淮海战役示意图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中原解放军 华东解放军 中间突破 分割歼灭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平津战役示意图 东北解放军华东解放军 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 先打两头 分割包围 后取中间 瓮中捉鳖 1.使这座世界闻名的文化古城免遭战火的摧残 2.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提供和平改编的良好范例 渡江战役前夕,蒋介石的“求和”与1945年8月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和谈,在目的上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借和谈拖延时间 上海 江阴 湖口 南京 浙 江 安 徽 江 苏 江 西 百 万 雄 师 过 大 江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讨论: 国民党: 共产党: 1.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2.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3.统治腐败,贪官横行 4.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1.中共的正确领导 2.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3.走经过新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道路 4.掌握了革命武装,并坚持武装斗争 5.组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6.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