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蚕肠道细菌菌落形态与产消化酶相关性研究.pdf
第 39卷 第 12期 西 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版) 2014年 12月
Vo1.39 No.12 JournalofSouthwestChina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 Dec. 2014
家蚕肠道细菌菌落形态与产消化酶相关性研究①
李冠楠 , 夏雪娟。, 赵欢欢 , 隆耀航 ,
唐文超 , 辛 佳 , 李汉歌 , 朱 勇
1.西南大学 生物技术学院,重庆 400716;2.西南大学 食 品科学学院,重庆 400716
摘要 : 【目的】研究肠道细菌的菌落形态与其产酶的相互关系,有助于产酶菌的筛选和家蚕饲用微生态制剂 的开发
应用.【方法】从家蚕肠道 内共分离 出细菌 28株 ,挑选菌落形态有 明显差异的细菌 7株用于产酶菌研究.用筛选培
养基鉴别各菌株 的产酶情况 ,并结合 16Sr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法鉴定其种属 .根据菌落形态和产酶特
性,推测细菌的表型基 因与产酶基 因表达之间存在某种相互联系. 【结果】鉴定出产酶的细菌为芽孢杆菌、葡萄球
菌 、不动杆菌 ,这些细菌在菌落形态上有一定 的相似性 ,菌落均为乳 白色、生长速度快、表面粗糙 、边缘不整齐.
【结论】细菌菌落形态差异性可作为产酶菌筛选 的参考依据 ,减少实验工作量和节省时间等.为筛选益生菌和饲用
微生态制剂 的研 :芟提供理论基础.
关 键 词 :肠道 ;菌落形态 ;产酶 菌 ;鉴定 ;微生 态制 剂
中图分类号 :S8ll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5471(2O14)12—0053—05
昆虫肠道 内寄生着多种细菌,正常的肠道细菌对宿主具有营养 、代谢 、生物拮抗等作用口].家蚕 既是
特种经济动物 ,又是鳞翅 目类昆虫研究的模式生物,因此其肠道中的产酶菌研究对开发微生态制剂具有重
要意义.随着分子技术的发展 ,目前 已有多种方法检测肠道的微生物多态性 ,如变性梯度凝胶 电泳技术
(DenaturingGradientGelE1ectr0phoresis,DGGE)和高通量测序等口 ],但直接能筛选出产酶菌 的分子技
术还没有相关报道.利用传统方法筛选产酶菌仍然是主要的筛选方法 ,该方法是利用相应 的筛选培养基对
划线分离出的菌株进行筛选,此法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还耗费时间.
细菌菌落的形态学研究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而且应用面很广 ,如吴海波等L4研究 4种甜瓜蔓枯病细
菌菌落形态与致病力比较 ;王 国戗等 研究鲍曼不动杆菌的菌落形态与药敏之间的相关性 ;赵智颖等 研
究粘细菌的菌落形态为粘细菌的分类鉴定奠定基础;廖忠等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的菌落形态 的临床分布与
耐药性 的相关性 ;李夏兰等_8]通过对菌落形态特征和 rDNA ITS1—5.8S—ITS2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细菌种
属.综上所述 ,细菌的菌落形态与其 自身的某些特性存在一定 的联系.本研究从细菌菌落形态差异性出发 ,
对产酶菌进行分子鉴定和分析 ,找出其 中的相互关系.为研究产酶菌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并且为开发微
生态制剂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1.1.1 菌 株
所用菌株 由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家蚕遗传育种室提供.
① 收稿 日期 :2O13—1Z一01
基金项 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2012GB2F100376).
作者简介 :李冠楠(1985一),男 ,吉林四平人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家蚕遗产育种的研究
通信作者 :朱 勇 ,教授 ,博士研 究生导师.
54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http://xbbjb.SWH.cn 第 39卷
1.1.2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基础培养基 (NA):蛋白胨 10.0g,牛 肉膏 5.0g,NaC15.0g,琼脂 18.0g,去离子水 1000mI,调
pH为 9.2~9.8,121℃高压灭菌 20min后备用.液体基础培养基 (NB)中不加琼脂 ,其余相同.筛选培养
基 :分为蛋 白、纤维素、脂肪 、淀粉等 4种培养基,具体配制详见高绘菊等 方法.所有菌株在 37℃条件
下培养 48h后观察菌落形态和产酶情况_】.
1.1.3 引 物
细菌通用引物 2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