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pptVIP

七年级历史上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学习主题 第6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 “太史祠”三字为清光绪年间韩城县令王增祺[qí]所书。太史祠始建于何时,史无记载。 《离骚》是有韵律的,而《史记》没有韵律,所以叫无韵。前句颂扬《史记》在史学上的高度成就,后句说《史记》虽然不是用韵文写的,但却像《离骚》那样表露出浓郁的怨愤不平之情。   王昭君:名嫱,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又称“明妃”,汉元帝刘奭(shì)时期宫女,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兴山县)人。竟宁元年(前33),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请求和亲,昭君自愿请求嫁于匈奴,被汉帝封为永安公主。 大诗人屈原 司马迁与《史记》 佛教的传入 道教的兴起 课堂小结 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 大诗人屈原 屈原 约前340~约前278 芈姓屈氏 名平 字原 又自云名正则 字灵均 战国末期楚国丹阳 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屈原祠(湖北秭[zǐ]归县城东)   屈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创立“楚辞”文体(“词赋”),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 《九歌》 《天问》是其代表作。   《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部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1篇,《九歌》11篇(《东皇太一》《云中居》《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9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天问》1篇等。 屈子祠 亦称屈原庙 位于湖南汨罗城西北玉笥[sì]山顶 现辟为屈原纪念馆 屈原故里 湖北省秭归县城东北 屈原诗句选: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背绳墨以追曲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 ——《九章·抽思》 《楚辞》书影   屈原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屈原故里的龙舟赛 粽子   屈原深受人民敬仰和热爱,据载,屈原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江自尽,中国民间就以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纪念屈原。   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中国屈原;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创始人哥白尼;法国作家佛朗索瓦·拉伯雷;古巴作家和民族独立运动领袖何塞·马蒂)之一。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采访史迹(想象画) 司马迁 字子长 前145~前90 西汉夏阳县(今韩城)龙门人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迁家自唐虞至周,都是世代相传的历史家和天文家。司马错是秦惠王时伐蜀的名将,司马昌是秦始皇的铁官,到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又做汉武帝的太史令,恢复了祖传的史官恒业。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动手编写《史记》。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出塞攻打匈奴战败被俘,司马迁替李陵说了几句解释的话,触怒汉武帝,被投下监狱。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以宫刑。 导入 司马迁祠 今陕西韩城芝川镇   司马迁祠共分四个高台,各台之间由石阶相连,层层上升,共九十九级。   每座台前立有一个木牌坊,自下而上,第一台牌坊上书“高山仰止”,第二坊上书“龙门才子故里”,第三坊上书“河山之阳”。   最后一台是司马迁的墓葬,是元代修建的司马迁衣冠冢[zhǒng],墓前有一通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yuán]书写的“汉太史公墓”碑,墓冢上有一株古柏,古柏苍郁遒[qiú]劲,传说植于汉代。   祠庙第三台上有献殿和寝宫,内祀司马迁塑像。正中塑有司马迁全身坐像,官衣衮[gǔn]服,面貌肃雍,长须飘拂,两眉入鬓,气宇轩昂,神态逼真。   祠内还保存有许多历代名人墨客凭吊题咏的碑石。   武王统兵伐纣、陈胜揭竿而起、项羽破釜沉舟、张骞持节出使……这一幕幕早已逝去的历史场面如今却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再现这些历史场面的?在浩瀚的史海中,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为人们了解远古至西汉前期的历史提供了系统翔实的资料。 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 《史记》书影 明初抄本《史记》   太始元年(前96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司马迁出狱后专心致志写书。直到征和二年(前91年)全书完成,共得130篇,52万余言。《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远古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长达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探究天与人的关系,开通古今的变化,写出自成一家的著作。) ——司马迁《报任安书》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擅长各种类型文档 找不到的文档可私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