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真菌影响土壤中阿特拉津降解及作用机理研究.pdfVIP

丛枝菌根真菌影响土壤中阿特拉津降解及作用机理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 丛枝菌根真菌影响土壤中阿特拉津降解及作用 机理研究 黄红林张淑贞’武耐英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 摘要 分室培养系统中,菌丝体及菌根通过改变土壤的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促进土壤中阿特拉 津的降解。其中,菌丝体对土壤磷酸酶活性增加贡献最大,菌根对脱氢酶活性增加贡献大于菌丝体. 阿特拉津激活了土壤磷酸酶活性,抑制了脱氢酶活性。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AMF):阿特拉津;分室;降解 分类:土壤污染及修复 0引言 丛枝菌根真菌有利于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中植物的生长,并且能促进土壤中PAl-Is 的降解。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茵根对土壤中阿特拉津和DDT的生物降解、传输和植物吸收 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丛枝菌根真菌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作用的研究主要局限在现象的观 察,而对相关机理的探索非常有限,因此目前对机理的认识还只局限在推测的水平,缺乏实 验依据。本实验选择中等疏水性有机污染物阿特拉津为目标污染物、玉米为菌根模式植物以 及丛枝菌根真菌(幼套球囊霉属),利用温室的土培实验,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对阿特拉津在 土壤.植物系统中迁移转化的影响,进而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1实验部分 采用分室培养系统进行温室盆栽实验。分室与主根室用37Iim或650pm的尼龙网区隔开。 玉米生长在主根室,进行接种或不接种处理。每盆主根室中装入1.0 kgi壤样品,分室中装 入100 g阿特拉津污染土壤,再加,K.40庇污染土壤形成缓冲层。三个阿特拉津浓度水平(O, 5.0,和50.0k91)。接种处理施iJn60g接种剂幼套球囊霉(Glomus mg etunicatum),与培养基 质充分混匀。对照处理中则混入60 g已灭过菌接种剂。收获植物及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磷腊 脂肪酸及土壤酶活;提取土壤中阿特拉津残留,净化后GC-NPD测定。 2结果与讨论 2.1土壤中阿特拉津残留 分室土壤中阿特拉津的残留量见表1。菌根分室土壤中高浓度阿特拉津的残留量减少的 程度比菌丝体分室的情况大,而分室土壤施加低浓度阿特拉滓所得结果正好相反。缓冲层没 能阻止高浓度的阿特拉津向主根室的移动。土壤中阿特拉津的降解是土壤酶活,微生物活性, 以及植物吸收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2.2土壤脱氢酶、磷酸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PLFAs) 接种处理显著(∥0,001)增加了分室和主根室土壤磷酸酶的活性。主根室中菌根及根 系共同作用使得土壤磷酸酶活性接种处理比不接种增加27.1%-71.1%;菌根分室中磷酸酶活 性比对照高35.8%.70.1%。菌丝体分室土壤中磷酸酶活性是对照处理190。20/0-279.3%。不同 浓度水平的阿特拉津均激活了土壤磷酸酶活性。 土壤脱氢酶活性是一种很好的评价土壤微生物活性的指标。接种和不接种根系对土壤脱 氢酶活性贡献没有显著性差异。菌根作用时土壤脱氢酶活性增加程度大于菌丝体的单独存在 于分室中的情况。同时,阿特拉津抑制了土壤脱氢酶的活性。 378 l册 第Ⅲ胁乍【q*境也学学术七奎论立袋r 磷脂指肪酸制定结宋表明,辞种处理的磁,}物总堇差别组大,接聊丛牧苗根真馥段变了 t壤微生物群撸鲒构,月增加丫王根窄中总微生物量.分室中救冉 致性规律。高浓度的阿 特拄律对微生物总量鞘打抻$4作用。分窜上壤的第一}成分和鸳丰睦分分别能够解PLFA 嗤嘲薛方荐的705%和】】8%。两者的总贞献率824%。 冶参 图一丹室土壤中碱性磷酸酶(a)、脱氯酶(b)活性Ll及土壤微生物重量fc).(d)为分室 t壤磷脂脂肪酸的乇成分分析用。 衷一分室土壤中阿特拧律的残留量。 Yr∞trl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