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翼诗论的唯新倾向及与性灵派的离合.pdf
赵翼诗论的唯新倾向及号陛灵派的离合
李秋霞,蒋 寅
摘 要:学界一向将创新精神视为赵翼诗学的核心内容和独特价值,并当然地被放在性灵派的理论框架中加以
阐释,而并未追 问其理论出发点。从赵翼对才名的焦虑和对文学价值的悲观态度入手,说明赵翼诗论的唯新倾 向出于
超越前人的渴望,其背后的动力乃是 “影响的焦虑”。赵翼论诗虽同样以自抒性灵为要 旨,却只不过视为创新的手段,
而不像袁枚那样以之为 目的。随着年至耄耋,老境寂寥,他对诗歌的观念有所变化,逐渐 由求 “新”转向求 “工”,甚至放
弃了与前人争新的意识。这无意中呼应了诗坛正涌动的自我表现极端化、绝对化的思潮,成为嘉、道诗学中绝对 自我
表现观念的先声。
关键词:赵翼;诗论;唯新;性灵派
作者简介:李秋霞,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 南京 210097)
蒋 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732)
赵翼历来是乾隆朝诗论家中较受关注的一位,因为他的史学甚至比他的诗歌创作更出名,就不要说诗
论了。有关赵翼诗学的研究,其创新精神一直为学界所注 目,朱东润先生称 “此种精神,实为吾国文学史中
所仅见”①;张健在 清《代诗学研究》中也着重论述了赵翼的创新理论,认为它 “最突出的特点是把创新价值
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价值来对待,而且把创新作为最重要的审美价值标准”②。后来的研究者,如王建生讨
论了实际批评,而未涉及其诗学主张③。而周明仪将赵翼论诗主张概括为诗本性情,不拘格调;以才运学,才
学并济;诗贵创新,忌荣古虐今④。近年不断有学者对赵翼的诗论展开多向度的研究,赵翼与同时代批评家
的异同也受到关注⑤,这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对赵翼诗学的认识。不过,我也注意到,学界对赵
翼诗学的主导倾向及与袁枚性灵诗学的关系,看法还比较笼统和宽泛,未能揭示赵翼与袁枚诗学的真正差
异所在,同时也未注意到赵翼平生论诗观念的转变,这都为本文的探讨留下了进一步展开的余地。
一 、 唯新的焦虑
赵翼(1727~1814),字云崧,号瓯北,江苏武进人。初官军机中书,乾隆二十六年(1761)中进士,三十七
年(1772)由贵州兵备道辞归,讲学著书,享耄寿而终。赵翼因幼赋异禀,对才名的渴望尤为急切,曾有诗云:
少“年意气慕千秋,拟作人间第一流。”⑥然而青春年少的抱负,历经宦海沉浮,只留下 “从军无奇功,作吏无
奇绩。始知天下事,不能任其责”的落寞感觉,最终在理想的幻灭中萌生恬退之思:“不能立勋业,及早奉身
退。书有一卷传,亦抵公卿贵。”⑦像袁枚一样早早地退归林下后,赵翼所有的人生期求都转向文章学术。同
时诗中也经常流露出一种不甘和无奈:“士有名世才,出手爆雷电。远夷争购诗,达官求识面。必待史策传,
其传已有限”,“千人万人中,有我七尺身。千年万年中,有我数十春。白首 自照镜,塌然暗伤神”@。到晚年,
赵翼所有的生活乐趣和希望,更全然寄托于文学。相比乾隆中初归田时撰著的 《陔余丛考》和嘉庆元年
(1796)编成的 《廿二史札记》,嘉庆六年(1801)七十五岁所撰 唐《宋以来十家诗话》,显然是他晚年倾注心力
的大著作,绝不同于 《随园诗话》那种浮光掠影、道听途说的信笔闲谈 ,而此时他对诗歌的观念也与早年有
基金项 目: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乾隆朝诗学的历史展开研究”(12BZW05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 “清代文人事迹
编年汇考”(13ZD117)
· 138·
赵翼诗论的唯新倾向及与性灵派的离合
所不 l司。
赵翼虽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并称,但他与袁、蒋两人有很大的不同,就是他首先以学者立身处世,自青
年时代就对学术抱有很大的志向。《瓯北集》开篇之作 《古诗二十首》其三论经学曾说:“俗儒识拘墟,径径守
故纸。或言古制非,攻者辄蜂起。岂知穷变通,圣人固云尔。是古而非今,一步不可履。”⑨诗成于乾隆十一
年(1746),作者年方二十,而一股突破故常、走 自己道路的创变之志已勃然于胸中。在 《补邹衍》其一中,他
又写道:“人情每厌故,数见辄不鲜。天亦似好新,寒暑辄互迁。春来桃李艳,冬来冰霜兼。其实总陈迹,如文
袭旧篇。惟其四时嬗,一候一改观。遂使人耳 目,常换景色妍。”⑩这虽是借邹衍谈天的题 目,讲 自然运化之
理,但人情厌旧、天意好新之旨岂不正是王渔洋论诗所说的 物“情厌故,笔意喜生”么?@寒暑互迁如文袭旧
篇、无非陈迹的说法 ,流露出对文学生命的一种终极的悲观态度:没有常新的美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