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强地震前地震视应变异常特征
及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郭德科
(濮阳市地震台河南濮阳457000)
摘要:本文引用地震视应变方法,对华北地区33次中强地震前地震视应变
值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了中强地震前地震视应变的异常
特征。同时,把该方法应用到了河南及邻区巾等地震预报研究中,制定了预报规
则,进行了预测内符检验和预报评分。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中期地震
预报方法,以及对弱震区中等以上地震的预报,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地震视应变异常特征地震预测
O、引言
地震会引起地壳应变状态的改变。应用地震波资料可以计算地壳在地震时应
变相对释放的水平,也即地震应变释放的强度和范围,只有释放的水平达到一定
程度,出现应变异常区时,才有可能预示在异常区域或其附近将发生强震或大震,
换言之,地壳介质的局部破裂(含原有断裂的进一步扩展)只有形成一定规模之
后,大的破裂才可能发生,因此,从预测学的角『叟看,只有达到一定强度的地震
学活动水平,才可能具有中长期(14年左右)前兆的意义。
应用地震视应变方法,可将中小强度以上地震群体的时空演化图像转换成地
震视应变异常区的时空演化图像,图像更加量化,图形清晰,也更容易识别。很
可能是一种简便易行并比较有效的中长期(1,,4年左右)预测方法。
本文研究了华北地区33次中强地震前地震视应变值的变化规律,找出中强地
震前中期异常的变化特征。并把该方法应用到了河南及邻区ML5.0级以上地震预报
研究中,制定了预报规则,进行了预测内符检验和预报评分。结果表明,该方法
是一种有效的中期地震预报方法,以及对弱震暖:中等以上地震的预报,具有推广
应用价值。
1、研究方法‘11
地震视应变的定义为(《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编委会,1991):
秘2惫………………………(1)
式中刁为地震辐射系数(地震效率),F为地震应变,E。为地震波能景,M
。为地震矩。E。与M。可由下列经验公式求得:
lgEs=11.8+1.SMs……………………………………(2)
lgMD=aIMs+口:………………………………………(3)
式中a。、a。为经验常数,对不同地区或震级其数值不同,这里中国东部地区
a1取0.71,a2取21.1。
2华北地区中强地震前地震视应变图象分析
2.1资料选取
本文研究所用资料均取自frl闭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编制的地震目录,在研究
区域的选取上,本文一律选取以地震震中为中心的矩形区域。对华北地区33次中
强地震一般取3。×3。的范围。资料的时间范围一般是震前4—10年,计算过
程中,资料采用等时间间隔滑动的方式(一般时间窗2年或18个月,滑动步长1
个月),震级下限的选取,一是考虑每…时问窗有足够的地震数。二是考虑到台网
的监控能力。取Mo≥2.0。
2.2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的计算方法和选取的资料采取2年时间窗,一个月滑动,计算华北地
区地震视应变值,得出地震视应变随时间变化曲线,图1为华北地区33次中强地
震前地震视应变随时间变化曲线,表1为33次中强地震前地震视应变异常特征,
由图1和表1可知,①华北地区33次中强地震前,地震视应变出现高值为异常,
根据不同地区的地震活动水平选择异常警戒线,异常持续最长4年,最短3个月,
异常持续1年内有5次,占15%,异常持续1年以上至2年的有20次,占61%,
异常持续两年以上至3年的有6次,占18%,异常持续4年的一次占3%,异常不明
河北河『lIJ.5.3
I. 0.
O. 90 口.
0.70
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东山楂种质资源研究概况.pdf
- 利用低温蒸馏工艺处理轧钢污泥技术研究.pdf
- 露天矿边坡台阶高度塑性极限分析上限解.pdf
- 陶瓷颜料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pdf
- 制冷系统液体冷媒融霜与电热融霜的对比研究.pdf
- 体表心电图的细胞电生理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pdf
- 中国“理工大学”校名英译思考与商榷.pdf
- 岩石受压变形及其孔隙变化.pdf
- 时间生物学%3a系统生物学思想方法的精髓与新发展的突破口.pdf
- 铁磁热籽热疗中温度场稳态分布的三维数值研究.pdf
- 第二课:电化学储能的组成与基本概念.docx
- 2025年与人工智能同行报告-英敏特.docx
- 2025年转型中的中国汽车产业对技能发展和职业培训的挑战研究报告-大众汽车中山大学.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不同质量单位的含义和关系》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常用的秤和常用的质量单位》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大家都来称一称》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分米和千米》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合理安排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与数量关系(一)》教学设计.docx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经过多长时间》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