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研究课题.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地研究课题.doc

建设用地供需分析及对策建议提纲 长期以来,我省以相对不足的土地资源支撑了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保障了全省经济快速、稳定、持续发展,但是付出了过高的资源代价,特别是耕地资源被大量占用,能源等其他重要自然资源消耗过快,使得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随着全省三大区域协调发展和“十二五”规划战略目标的全面实施,无疑将加大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按照现行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是难以提供持续的土地资源保障。因此,我委近日赴各地对土地利用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就如何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十一五”以来全省建设用地供给现状 (一)2006年-2011年土地基本情况(数据为主) 土地面积 农用地面积(林地、园地、湿地) 耕地面积、后备耕地 基本农田面积 可盘活存量用地 可利用坡地、滩地 1、土地利用结构 全省土地面积约1480万公顷,据资料统计, 2010年农用地面积 万公顷(2005年:1122.8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 %(2005年:75.8%),其中,耕地 万公顷(2005年耕地409万公顷),占27.6%(2005年占27.6%);基本农田: ;建设用地137万公顷(2005年137万公顷),占9.25%(2005年占9.25%);未利用地220.8公顷(2005年220.8公顷),占14.9%(2005年占14.9%)。 2、土地利用特点 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全省已利用土地面积1259.8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5.1%,其中,中部平原土地利用率达到88.6%,全省未利用土地为220.8公顷,沼泽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滩涂比重较大,约占未利用地的三分之一。全省宜耕未利用地和工矿废弃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约为10.6万公顷,补充耕地潜力略显不足。 建设用地集约化水平城乡分异明显。全省城镇人口人均城镇用地76.2平方米,人均城镇工矿用地约146平方米,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较高。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为382.2平方米,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较低。全省交通运输用地占建设用地面积的6.43%,比重较大。 农用地结构多样,地域性分布征明显。全省农用地中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的结构比例为36.4:5.3:50.7:3.1:4.5,耕地、林地比重较大。优质耕地主要集中于辽河平原,占全省耕地总量的近二分之一;西部耕地较多,但质量低下。林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山区的丹东、本溪和抚顺3市,占全省森林资源的65.5%;西部林地较少,约占全省森林资源的19.5%。园地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和辽西走廊沿线,牧草地主要分布于辽西北地区。 沿海湿地资源丰富。全省海岸线长2428公里,近海海域面积约350万公顷。全省沼泽地面积1.64万公顷,滩涂面积51.88万公顷,苇地面积9.93万公顷 (以上要通过图表表示) 以上要反映历年数据,并对年际间数据变化进行比较分析,体现出农用地与建设用地的总体增减变化关系,从而总体反映我省土地利用情况。 (二)2006-2011年建设用地基本政策、供给结构(渠道)和供应量分析 新增用地指标:2006-2011年政策实施及变化、指标逐年增量比较、计划下达使用方式(年初下达预计划、正式计划下达预留20-30%以利统筹调剂); 存量盘活数据(已批闲置、废弃工矿、荒坡荒滩等):2006-2011年政策实施及变化、逐年数据比较、计划收回再利用方式; 增减挂钩指标:2009-2011年政策实施及变化、指标逐年增量比较、计划下达使用方式、全省实施范围; 围填海指标:2009-2011年政策实施及变化、指标逐年增量比较、计划下达使用方式(区域填海、项目填海、海岛围填); (三)建设用地供给主要方向、倾向性保障政策 三大区域用地比较、是否优化,存在的差异,不同的供地特点(沈区:总体紧张;沿海:可利用滩地资源丰富、填海;辽西北:土地存量丰富但开发难度较大) 保障性安居工程、重点基础设施、省重大项目、沈阳十二运项目工程、重点民生工程等; 近年“十二运”效应的指标倾斜因素; 政策性效应供地倾向:受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上升国家战略的政策效应导致的供地倾斜;(上升国家战略前后年度数量比较) (四)供需缺口情况分析 多年来,全省土地利用供需矛盾集中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指标供需缺口较大,二是批后闲置土地比重较高。这二大矛盾已经长期存在,今后一段时期仍将存在较强影响。 1、规模、增速比较 2006-2011年逐年总供给量规模、增速; 2006-2011年逐年总需求量规模、增速; 2006-2011年逐年供需缺口规模、增速; 2、供需关系分析 分析2006-2011年逐年供需增速关系(需求增速是否大于供给增速) 建设用地需求逐步增大。“十二五”期间是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时期,随着全省三大经济区发展战略的

文档评论(0)

wuyouwul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