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8年。临床以倦怠乏力,身重肢困,身热不扬,汗出不解,口渴不欲饮,头昏如裹,胸脘痞闷欲呕,大便
溏泄不爽,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细而濡数或滑等湿热内郁证候为主要表现。
病机特点:临床表现为湿邪毒蕴直趋中道,发为呆、闷、腻、重着、粘滞、既有湿热遏阻中焦气机
不畅,脾虚湿困脾肺气虚的证候,又有伏于膜原,渐郁蕴热化毒,外感引发邪实的证候。由于湿温毒邪
虚实夹杂所致,故此期病程较长。其传变既可里热外达,亦可进一步内陷深入,透邪不尽则病情反复,
变证迭起,进入发病期。
2.3艾滋病期
载量明显升高。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如持续发热、消瘦如柴、神情淡漠、头痛昏沉、或神识如馈、痴呆如癫、面色黛黑或暗红,或咳嗽
气喘,或洞泄如注,或各种皮疹、斑疹、多发肿瘤,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口舌糜烂,或鹅口疮、
舌苔花剥有白霉、脉微细弱或脉大而芤等。以热、瘦、咳、喘、洞泄、疹疣、瘰疠、肿块,神昏、痴
呆、面垢或黛、舌暗而糜、苔霉而剥、脉微而弱或大而芤等为特征。
3临床特点分析
3.1临床症状
我们通过前期文献整理,证候拆分;专家咨询,问卷分析;临床调查、舌像分析发现HIV/AIDS患者
症状体征较多,涉及多脏腑多部位,以全身症状、脾系症状、肺系症状、口腔、皮肤、肉瘤等为主要症
55个。全身、脾系、肺系、心系、肾系、肝系、表情、面色、五官、口腔、肢体、皮肤、爪甲毛发、前
后二阴均有症状出现。以全身症状、脾系症状、肺系症状、口腔、皮肤等症状体征出现率较高,症状表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2舌象特点
舌象为中医辨证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在HIV无症状感染期,舌色由淡红发展至红、暗、绛或淡白,舌
体多见胖大、齿痕、瘦薄,也可见裂纹、镜面舌,舌苔由白发展至厚腻、黄腻、黄厚燥、花剥、干糙、
积粉、灰苔、黑苔、霉苔等。表明艾滋病病毒致病具有热毒、湿邪交织和脾气虚、气血虚以及致瘀特
点。反映了邪气日盛正气渐衰的病机变化过程。
3.3脉象特点
脉象虚脉类相兼脉出现频次最多,其次为虚实两类相兼脉,实脉类相兼脉出现较少,故HIV/AIDS感
染疫邪致病以里虚证为多,其病理机制为艾滋病病毒侵入机体后,由于邪侵正虚,导致机体阴阳气血阴
津亏虚,脏腑功能受损等以虚损为本,兼见湿、浊、痰、瘀等病理产物积聚的病机表现。从本调查脉象
反映的病机来看与文献报到大体相同。
3.4不同病期中医证候频数特点
(2.3%)三证多于HIV无症状感染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则高于无症状HIV感染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一299—
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0.8%和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中医证候分析凸现出艾滋病以复合证、虚实夹杂证为特点,揭示了HIV/AIDS艾滋病的病机复杂。出
现频率最多的为湿热内蕴兼脾气虚弱证,其次为湿热内蕴兼肺脾气虚证。抽取基本证候实证为湿热内蕴
证,虚证为脾气虚弱及肺脾气虚证:病变的脏腑重在脾肺涉及心肝肾,有脾气虚发展至脾肺气虚或脾肺
气虚痰热蕴肺,终至多脏虚衰。邪实以湿痰热毒为主因,由湿痰、湿热、热毒、以至瘀热;正虚以气为
查、数据统计和辨证分析等研究工作中发现在艾滋病的中医发病过程中其病因湿毒淫邪、其病机伏气伤
元起着重要的作用。
4感邪途径及病因病性归属
艾滋病的感邪途径一是直接侵犯入血;二是经过损伤的皮肤粘膜侵入人体,两种途径均要经表络入
血,直趋中道,伏于膜原,直伤元气;其病因应归属为不内外因,其病性为阴毒。
5艾滋病病因病机分析
艾滋病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广泛流行性、复杂难治性、高致死性的新发疾病。现有的中医病因
学、伤寒学、温病学、内科学等理论尚不能给予圆满的解释。
我们立足于源于临床、指导临床;遵循中医理论、循证医学的二大原则;本着中医证候学研究,第
一揭示不同疾病阶段性的主要矛盾、第二揭示不同疾病的共性矛盾、第三重视实践性、第四重视准确
性、第五重视继承性的五大原则,我们认为艾滋病的病因是一种新的致病邪气,有其独特的发病途径、
病邪属性、致病特点和发生发展规律。
5.1审症求因,湿毒淫邪
湿:义幽淫也;属六淫之一,其性属阴。毒:义毒物:毒害,湿毒和邪,形容其病邪性质更凶狠、
更剧烈。淫:本义是久雨,形容词,引申为淫乱过度,好色纵欲;动词,引申为侵蚀。邪:指邪气,泛
指各种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损害。正因为湿毒淫邪涵义与艾滋病传播之形式,病因之性质,发病之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书笔记.docx VIP
- 上海市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虚词简表.pdf VIP
- 广西盐业公司的招聘试卷.pdf VIP
- 2025《民营经济促进法》解读课件PPT.pptx
- Haier海尔空调KFRd-120LW 7YAF81 KFRd-120LW 5YAF82 KFR-12ity 5YAF82用户手册.pdf
- 雪铁龙维修 手册 图DS_5LS_Owner_Book_ZH.pdf VIP
- 烟风煤支吊架设计手册-新版.pdf VIP
- 长期卧床鼻饲患者的护理ppt.pptx VIP
- 教学能力大赛教案--智慧工厂的安全策略之VLAN的划分.docx VIP
- GB 6246-2011 消防水带标准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