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毒力的研究进展.pdfVIP

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毒力的研究进展.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448 中陶旺生检验杂志2008年 11月 第 l8卷 第 11期 ChineseJournalofHealthLaboratoryTechnology,Nov2008;Vol18 No11 【综述】 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毒力的研究进展 吴庆刚,张敬平 (江苏省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无锡 214002) [关键词] 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茵;毒力;致病岛 [中图分类号] R6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8685(2008)11—2448—03 在感染性疾病中,尿路感染 (Urinarytractinfections,UTIs) 良好的应用前景 。 的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居第二位,尤 以妇女和儿童多 Dr菌毛作为UPEC的一个粘附素家族,经鉴定其受体为 见。30岁的妇女中有 1/3~1/4都有过急性尿路感染的病史 , ap整合素(ap.integrin)。Dr菌毛与受体结合诱导上皮细胞 且27%的病人会在6个月再发。泌尿路感染按解剖部位不同 的内在化机制(internalizationmechnaism),导致宿主细胞内陷、 分为尿道下部和上行性感染,前者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后者 胞内空腔形成和微管不稳定活动 ,细菌被摄取。此机制又叫 指肾盂肾炎。肾盂肾炎是尿路感染最严重的形式,当病史超 作细菌依赖微管的侵袭途径 。 过半年或一年就有转成慢性 肾盂肾炎的可能性,而慢性肾盂 P菌毛是UPEC上最重要的菌毛,不仅是UPEC的主要定 肾炎久治不愈是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植因子,在菌尿形成和肾衰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P菌毛也能 细菌的致病力强弱程度称为毒力(virulence),即致病性的 引起血凝,但这种血凝不被甘露糖所抑制,称为甘露糖抗性血 强度。细菌的毒力因子包括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细菌细胞表 凝 (MRHA),MRHA为P菌毛鉴定的方法之一。P菌毛与尿道 层结构物质、侵袭性酶和细菌毒素。业已证明,引起UTIs的病 上皮细胞的粘附是细菌致病的关键,编码 P菌毛的粘附基因 原菌除最主要的病原菌为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Uropatho— 群 (pap操纵子)位于 UPEC的染色体上 ,有 11个基 因组成 genieEcoli,UPEC)。UPEC与其它致病性的大肠埃希菌一 (papA—K),其中papA、papE、papF、papG、papI编码蛋白共同 样,与非致病的大肠埃希菌相比,染色体上具有毒力因子信 组装成菌毛(见图1) ’“。PapI位于菌毛的基底部,PapA是 息。许多毒力基因属于可移动的基因元件,在细菌间可通过 菌毛的主要菌毛结构亚单位,占菌毛蛋白总量的99%以上,是 基因的水平转移形式传播 ,如毒力岛 (pathogenicityislands/ UPEC血清学分型的基础。PapE、F、G3种蛋白共同构成菌毛 PAIsandislets)。UPEC毒力因子的存在和毒力的大小决定了 的尖端部分。其中PapG是菌毛尖端与宿主细胞受体 Gal— 所致疾病的种类和严重程度,甚至愈后。本文就近期发现的 Gal结合的真正粘附素,根据其受体特异性不同,分为3种类 有关UPEC的毒力因子作一概括总结。 型,I型PapG与GbO,糖脂高度结合,II型与Gb04糖脂高度结 合 ,Ⅲ型是 P相关菌毛(P—relatedFimbriae)尖端粘附素与 1 粘 附素 Forssmna糖脂 GbO 末端的GalNAC结合。人类上行性尿道上 粘附素为细菌所必需,UPEC编码多种粘附素,如I型菌 皮细胞受体主要为GbO,和GbO,故 I、II型PapG为人类特异 毛(typeIpili)、Dr粘附素、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