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川产羌活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pdf
川产羌活种质资源的 RAPD 分析*
1 2* 1 2 2 3
唐学芳 ,蒋舜媛 ,孙辉 ,陈铁柱 ,周毅 ,马小军
1. 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成都(610065 )
2.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生药研究所,成都(610041 )
3.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
E-mail :tangxuefang123@163.com
摘 要:本文用RAPD 方法选择15 个随机引物对33 株个体叶片DNA 进行扩增,在种内多
态性水平、个体间遗传关系及居群间遗传分化3 个方面对羌活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考察羌
活的遗传特征,探讨不同产地有形态变异的羌活(N.incisum )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遗传
分化。结果:(1 )RAPD 共检测到 185 条谱带,其中 128 个位点为多态位点,羌活种内多态
性百分率为69.19% ,Nei’s 基因多样性为0.2237 ,Shannon’s 信息指数为0.3375;(2 )紫秆、
绿秆、紫纹亚居群均按各自居群聚为一类,壤塘和九龙居群聚为一类,理县和泸定居群聚为
一类;(3 )羌活居群内、亚居群间和居群间的变异分别占总变异的71.67 %、4.52 %和23.81
%;(4 )羌活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间没有明显相关性(r= -0.1105 ,P =0.5855 >0.05 )。
结论:本研究所用3 个指标均表明羌活种内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羌活的遗传变异主要分布
在居群内,但居群间已形成一定的遗传分化; 壤塘和九龙羌活个体间的遗传距离较小,各
自遗传背景较为相似。
关键词:羌活;RAPD;遗传多样性
中国分类号:R282.5
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 T. Chang )是伞形科(Umbelliferae )羌活属多年
生草本植物,我国特有种[1, 2],是常用中药羌活(Rhizome et Radix Notopterygii )的主要基源
植物,也是传统商品“川羌” 的主要来源。以干燥根茎和根入药,具有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的
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麻痹、肩背酸痛等症[3] 。羌活分布于川西高山峡谷和川西北
高原、青海东南部、甘肃南部及西藏东南部等区域,生长在海拔 2500~4000m 的林缘、林
窗、疏林、沟谷草丛和灌丛下,以海拔3000~3700m 较集中,生长环境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
一般有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通透性良好,容量较小,土质较疏松[4] 。由于长期依赖野生
采挖,资源及其原生境破坏严重,理县、小金等川羌的传统道地产区已资源枯竭。1987 年
即被国务院《中国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列为Ⅲ级保护物种,2005 年又载入《中国
物种红色名录》[5] 。
通常文献描述羌活花茎的颜色为紫色,我们在进行羌活种质资源收集整理中观察到相同
的生境下同时还存在绿色花秆,且性状稳定。以及紫色条纹的过度类型。
目前,对羌活的研究主要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以及对该属植物地理分布、形
态学、孢粉学、分类学、环境土壤学、核型和驯化栽培等方面的研究[1~2, 5~9] ,但从DNA 分
子水平上对羌活群体遗传结构、遗传分化及多样性研究至今尚未见报道。RAPD 分子标记技
术作为一种简便、快速、易行的分子标记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植物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
性研究[10] 。本文利用RAPD 分子标记技术从DNA 分子水平上分析4 个地区羌活天然群体的
遗传多样性、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及其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为合理保护、利用和开
发羌活遗传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本课题得到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
(2005DKA21004 )、国家环保总局 “中国重点药用生物资源调查”项目资助。
- 1 -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2004 和 2006 年在四川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