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甘醇含量对含磷阻燃共聚酯%2fMMT纳米复合材料熔点影响.pdfVIP

二甘醇含量对含磷阻燃共聚酯%2fMMT纳米复合材料熔点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5年中 国 阻燃学会年会 二甘醇含量对含磷阻燃共聚酯/I旧门T纳米复合材料熔点的影晌冰 葛欣国,王氚,王德义,王玉忠:tc。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降解与阻燃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成都610064) 摘要:采用单体插层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主链含磷阻燃共聚酯/MMT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 (Ⅺ①)、透射电镜(TEM)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有机化的蒙脱土在共聚酯基体中达到了纳米 级尺寸的分散,利用DSC对一组随机样品的熔点和结晶温度的测试发现,随有机蒙脱土含量的增加, 二者变化出现无规律性现象,我们对此现象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认为二甘醇含量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 要因素;并在假设二甘醇含量为唯一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对DSC测得的熔点进行了修饰,得到的结果与 文献报道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熔点变化规律趋势基本一致。 关键词:含磷阻燃共聚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阻燃性;二甘醇 I引言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由于其具有高模量,高强度及弹性,保形性和耐热性 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合成纤维、薄膜和工程塑料等领域,并已成为合成纤维中产量最 大,用途最广的纤维品种。由于该产品属于可燃品,其用途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研究开 发和生产阻燃型聚酯产品具有重要的意义[1-4]。自1987年日本【5】报道用插层聚合法制备 尼龙6/粘土纳米复合材料以来,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随着人们 对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的深入,人们将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引入到了聚合物的阻燃化设计 当中,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结果[6】。研究发现无机物,尤其是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在阻 燃性能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具体表现为峰值热释放速率(PHRR)的降低,炭层结构的改 变及质量损失速率的降低;同时还提高或不降低材料的其它性能。因此,添加纳米无机粒 子为聚合物的阻燃化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我们选用羟基苯氧膦丙烯酸作为反应型含 磷阻燃单体、合成主链含磷阻燃共聚酯/MMT纳米复合材料,并取得了较好的阻燃效果[7】, 本y.y于--甘醇含量对含磷阻燃共聚酯小【MT纳米复合材料熔点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2实验部分 2.1原料 由成都威力阻燃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提供,乙二醇(EG)、蒙脱土(MMT)、十八烷基三甲 基氯化铵(1831)、三氧化二锑(Sb203)等均为市售试剂。 2.2蒙脱土的有机化 取209 至硝酸银检验无白色沉淀生成,除水,烘干,磨细过200且筛得有机化的蒙脱土(O.MMT)。 80 国 2005年中阻燃学会年会 2.3阻燃共聚酯/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不同O.MMT和HPPPA含量的共聚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过程,按我们以前发表的 工作进行[7】。 2.4表征 ProMPD XRD测试采用X’Pert X射线衍射仪:TEM测试采用El本电子公司 DSC204Phoenix JEM.100CX型透射电子显微镜;DSC的测定为氮气气氛,NETZSCH 分析仪;二甘醇(DEG)含量由HP6890气相色谱仪测得,端羧基含量由滴定法测得, 特性粘数的测定用乌式粘度计在25。C采取一点法测定特性粘数。 3结果与讨论 3.1有机蒙脱土的分散形态表征 MMT层间,形成了插层剥离形态。 颗粒宽度在100nm以下,通过放大的图像可以看到颗粒内部还有剥离现象。与XRD结果 一致表明O.MMT在共聚酯基体中达到了纳米级尺寸的分散。 言 重 ’一 富 薹 0 2 4 6 8 10 12 14 2a(degrees) diffraction of(a)clay,(b) Fig.1X-ray patterns nanocomposites organocl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