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四项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凝血四项检测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1、凝血四项检测项目、代号及其参考值 项目 代号 参考值 备注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PT 10----14秒 超过3秒即有临床意义 凝血酶原时间比值 PTR 0.95---1.24 PTR=PT/正常血浆PT 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0.94---1.30 INR=PTR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测定 APTT 21-----40秒 超过3秒即有临床意义 凝血酶时间 TT 8--------16秒 超过3秒即有临床意义 纤维蛋白原浓度测定 FBG 200----400mg/dl 2、凝血四项检测方法的原理、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 (1)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原理:待测血浆加入过量的含钙组织凝血活酶,重新钙化的血浆在组织因子存在时通过外原性激活途径激活因子X成Xa, Xa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而凝固,测定凝固所需时间即为凝血酶原时间。 用途:是外源性凝血糸统障碍较为理想的筛选试验,亦可用于内、外凝血共同途径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的定量,口服抗凝剂的监控等。 注意事项: A:采血必须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硅化玻璃注射器,贮血必须用塑料试管或硅化试管,避免凝血因子活化。 B:采血时止血带不可束缚太紧,时间≤5分钟,否则凝血及纤溶因子活化。 C:血液应立即加抗凝剂(0.109mol/L的枸橼酸钠抗凝), 抗凝剂与血液的比值必须为1:9,血浆制备必须即时,分离血浆宜除尽血小板,分离血浆后尽快检测。 D:PT试剂和血浆温育下不宜少于5分钟。 E:PT试剂预温不宜超过15分钟。 F:溶血、黄胆、脂血对检测结果有影响。 G:红细胞比积过大或过小(>55%或<20%),否则需调整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抗凝剂的体积(ml)=0.00185×血液体积(ml)×(100-比容)。 H:抗凝剂应用0.109的枸橼酸钠,不宜用EDTA—Na2,肝素、双草酸盐等。 I:样本保存于-80及-20℃的冰箱内,测定时37℃迅速溶化,不可反复冻融。 J:标本采集应避免溶血或组织液混入污染。 Q:参考值范围因时因地,因仪器及试剂不同而有所波动。 L:测定温度36.5—38.5℃,过低或过高均使PT延长。 临床意义: PT延长:主要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低纤维蛋白原血症,DIC、原发性性纤溶症,VitK缺乏症,肝病,口服抗凝剂,肝炎和FDP等。 PT缩短: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Ⅴ增多,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等。 (2)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测定(APTT): 原理:待测血浆加入凝血活酶,在钙离子的参与下纤维蛋白转化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而凝固,测定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即为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用途:是内源性凝血系统Ⅷ、Ⅸ、Ⅺ、Ⅻ因子较为理想的筛选试验,亦可用于内源性凝血因子定量,凝血因子Ⅶ和其他凝血因子测定,特别是Ⅷ、Ⅸ、Ⅺ、Ⅻ因子和释放酶测定,肝素治疗的监控等。 注意事项: A:采血必须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硅化玻璃注射器,贮血必须用塑料试管或硅化试管,避免凝血因子活化。 B:采血时止血带不可束缚太紧,时间≤5分钟,否则凝血及纤溶因子活化。 C:血液应立即加抗凝剂,比例必须1:9,血浆制备必须即时, 分离血浆宜除尽血小板,分离血浆后尽快检测。APTT D:血浆预温不宜超过5分钟。 E:APTT 预温不宜超过15分钟。 F:溶血、黄胆、脂血对检测结果有影响。 G:红细胞比积过大或过小(>55%或<20%),否则需调整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抗凝剂的体积(ml)=0.00185×血液体积(ml)×(100-比容)。 H:抗凝剂应用0.109的枸橼酸钠,不宜用EDTA—Na2,肝素、双草酸盐等。 I:样本保存于-80及-20℃的冰箱内,测定时37℃迅速溶化,不可反复冻融。 J:标本采集应避免溶血或组织液混入污染。 Q:参考值范围因时因地,因仪器及试剂不同而有所波动。 L:测定温度36.5—38.5℃,过低或过高均使APTT延长。 M:样本内若有残留细胞,经冻溶后细胞膜可破坏而影响结果。 N:样本暴露于空气中可使PH值升高,因此若不能立即测定,应将样本加塞保存。 O:实验材料不能有去污剂存在。 P:口服避孕药、雌激素、妊娠、香豆素类药物、肝素天冬酰胺酶、纳络酮可影响APTT。 Q:PTT试剂应于2-8℃的冰箱保存,长期保存后可能会形成黄色沉淀,用前需振摇均匀。 临床意义: APTT延长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