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docVIP

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 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药剂科 郝金利 秦长月 中药注射剂自20世纪40年代诞生以来为人类的生命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已经成为临床用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近几年来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发生率报道较多。一个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出了问题,造成了所有厂家生产的该品种都成了问题注射剂,进一步影响到所有中药注射剂,最终导致了一部分被封杀,一部分被限制使用,使中国传统中医药注射剂的开发蒙上了阴影,在省内有些大型综合性医院已经将中药注射剂清出药房,对中医药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1、中药注射剂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柴胡注射液在1941年陕西武乡八路军129师制药所研制,1954年在武汉制药厂开始批量生产的我国第一个工业化生产的中药注射剂;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先后研制出茵栀黄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等较多品种,《中国药典》1977年版正式收载中药注射剂23种(1),1985版只收载了一个品种(2),1990版则没有收载(3),1995版尽收载了2个品种(4), 2000年版没有收载 (5),2005年版收载了3个品种(6),2010年版收载了4个品种(7),目前我国有中药近万种,注射剂约134种,每年约3亿人次在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有效性已经在临床中得到了证实,2009年卫生部公布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中抗病毒治疗推荐西药只有2种,而中药注射剂有5种,分别为喜炎平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8)。 2、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2.1 不良反应事件 根据国家ADR检测中心2001年以来的记载:2001年清开灵注射液造成1名患者死亡,过敏反应41例,双黄连注射液致2人死亡,过敏反应28例;2002年葛根素注射液致死1人,严重过敏17例,炎琥宁注射液10例不良反应,参麦注射液致死1人,严重过敏17例;2003年鱼腥草注射液272例不良反应;2004年莪术油注射液致死1人,不良反应221例;2005年莲必治注射液不良反应250例;2006年葛根素注射液造成19例死亡、鱼腥草事件造成35人死亡;2008年刺五加注射液致死3例、茵栀黄注射液致4名新生儿童发生不良反应,其中一人死亡;2009年双黄连注射液发生3例不良反应,并且有1例死亡。 2.2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事件分析 2.2.1 鱼腥草注射液致35人死亡 该制剂因吐温80作助溶剂,有资料记载吐温--80浓度超过2%可致动物死亡,但在0.3%无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9)。 2.2.2 刺五加注射液致3人死亡 因药品被雨水浸泡污染后更换包装标签销售,属于质量管理问题(10)。 2.2.3 双黄连注射液致1人死亡 经分析得由于其合用丁胺卡那,属于配伍禁忌(11)。 FDA公布2009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共638996例,西药占86.7%,其中注射剂占61%;中药占13.3%,其中注射剂占52%。西药及其注射剂不良反应远远大于中药及其注射剂不良反应(12)。 2.2.4 中药不良反应的报告日益增多的原因 由于用药人数大增,不良反应例数相应增多;不良反应检测系统日益完善、误诊、漏诊、瞒报减少;临床用药配伍不合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不决定成分多少,结构是否清楚而决定是否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多少( 13)。 3、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 中药注射剂在我院的使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2009年以前我院有中药注射剂 16 个品种,不良反应报告例数只有3例;2010年全都停用,2011年我院恢复中药注射剂多数为国家基本药物,到目前没有不良反应报告例数发生。可以看出,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并不高,说明中药注射本身无问题,但与人员关注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保证其合理使用所采取的措施密不可分,几年来上报的不良反应: 4、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对策 FDA 2009年1月13日下发“关于开展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论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中药注射剂是我国中医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现代中医药创新取得的成果,已经成为临床疾病治疗的特殊手段,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使用中药注射剂应根据不良反应发生的种种原因,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研究,开展工艺和质量研究,开展在评价,加强合理使用与监管。 4.1 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研究 近几年有许多专家和开展基础研究,如鱼腥草注射液的过敏性研究(14);绿原酸和异绿原酸过敏性研究(15);加强过敏原研究开展致敏物质相关研究,并建立快速筛选法以及致敏原数据库 。 4.2 开展工艺和质量研究 开展新剂型新技术研究,实践证明冻干粉针剂是优选剂型,超滤是优选纯化技术,已列入国家推荐的109种中药注射剂中,提取有效成分单体有6种,提取有效部位的有14种,采用水煎醇治法19种,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