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热重反应性能的研究.pdf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质热重反应性能研究 高岱巍* 张佳瑾 黄娜 陈标华 北京化工大学 可控化学反应科学与技术基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029 摘要:采用PCT-1A 型DG-DTA 差热天平研究了几种生物质的热解特性,考察了升温速度对于生物质热重 反应特性的影响,采用Coats-Redfern 积分法对生物质的热重反应进行了动力学解析,获得了生物质热解的 动力学参数。 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区间内生物质热重反应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而在高温区间则遵循二 级反应动力学。不同生物质的热解行为差异较大。 关键词:生物质,热重,动力学 生物质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同时,生物质生产对生态环境具有 CO2 零排放的特 点。因此,研究和开发生物质能对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供需紧张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有着特 殊意义。 [1-10] ,但是对其热解机理尚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生物质热解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未完全了解。以甲基纤维素为标准原料,以甘蔗渣代表南方地区的生物质原料,以花生壳代 表北方地区的生物质原料。本文利用热重分析仪来研究它们的热解特性,并采用 Coats-Redfern 积分法[11]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建立生物质热解的动力学方程。 1.实验部分 甲基纤维素成品的粒径均小于1mm,用恒温箱干燥24 小时(105℃,使其含水率10% 以下)之后,保存在干燥器中备用;将甘蔗中糖分压榨出来之后,用去离子水浸泡一天,干 燥(105℃,24hr )之后研磨,直至粒径小于 1mm,然后再干燥24 小时,保存;花生壳用 研钵研碎到粒径小于1mm,用恒温箱干燥(105℃)24 小时后备用;原料的基本性质如表-1 所示。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高岱巍,在站博士后, 电话:010 征文领域 1.5 化学反应与生化反应工程 通讯地址 北京化工大学35 号信箱, E-mail gaodw@mail.buct.edu.cn. 表-1 几种生物质原料的基本性质 样品编号 甲基纤维素 甘蔗渣 花生壳 N% — 0.12 0.57 C% 48.51 44.52 49.70 H% 7.35 5.87 5.97 O% 38.58 33.72 32.12 灰分 2.00 2.00 1.75 分子式 C1.68H3.050 C1.76H2.790 C2.06H2.970 本文采用PCT-1A 型DG-DTA 差热天平,以高纯氮气为保护气,在室温—1000℃的温度 区间内,对几种生物质进行了热重反应性能研究。实验数据由系统自动采样,数据采集时间 间隔为5 秒,氮气流量保持在 12ml/min,样品质量为 10±0.5mg ,升温速度确定为5、10 和20 ℃/min. 2.结果与讨论 本文首先以甲基纤维素为标准原料,初步探讨了升温速率对热重曲线的影响。如表-2、 图-1、2 所示。研究结果表明,甲基纤维素的主要失重温度区间位于 300-400℃之间,在此 温度区间内失重达90%左右,所得的残渣呈黑色,残余物量在0.5mg 左右,即成焦率为5% 左右。升温速率对于热重曲线没有显著影响。但是随着升温速率由5℃/min 增大至10℃/min 与 20 ℃/min ,差热曲线的特征吸热峰温度由330℃逐渐升高到 340℃、350℃左右,即升温 速率每增大一倍,差热曲线的特征吸热峰温度升高 10℃左右,这是传热滞后效应的体现。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